首页 资讯信息 研究咨询 服务应用 展会会议 视频图片 期刊专栏 新媒体
关闭
关闭

【聚焦】生态与光伏在柴达木盆地开放出绚丽之花

发表于:2016-11-30    

农业与光伏呈现“完美融合”

光伏农业是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棚顶太阳能发电、棚内发展农业生产的新型光伏系统工程,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德令哈市万庄农牧有限公司果蔬种植基地温暖如春,在这个基地,让记者眼前一亮的是在16座大棚顶上架起的闪闪发光的光伏太阳能板。

“自从去年对16座果蔬大棚顶安装了光伏太阳能板后,经过一年时间的使用,证明了在德令哈地区用光伏种植果蔬很适合。今年,我打算在1200多座大棚安装光伏板,要达到年发电量5兆瓦,计划在未来三年把蔬菜基地大棚顶全部安装成光伏板,要达到年发电量15兆瓦。”据该公司董事长田耀介绍说。

“环保、方便、高效,我对今后发展光伏种植果蔬充满了信心,这些蔬菜大棚是集太阳能光伏发电、智能温控、现代高科技自动化种植为一体的温室大棚。”田耀说,采用蔬菜大棚太阳能供暖系统,利用大型碟式聚光器把分散的太阳光聚焦为一点,棚内铺设地热线,当夜晚或阴天等需要供暖时,便可以把塑料片材从地面卷起,土壤中的热量便连续、均匀地散发出来,达到给大棚供暖的目的,在冬季大棚温度能保持到25℃以上。

据介绍,柴达木盆地夏季高温时,太阳能电池组件分光作用,有效阻止过多热量进入大棚。夜晚时,阻止大棚内的光向外辐射,有效起到保温作用。光伏农业大棚不仅解决了“升温、保温”问题,而且为国家倡导的绿色农业、节能减排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

这种光伏大棚的开发,对于农业结构调整、升级和“三农”问题的解决有重要作用,实现真正的低碳、绿色和循环农业。

太阳能光伏蔬菜大棚的光伏发电板在发电过程中不消耗任何石化能源、不排任何有害气体,有效利用大棚棚顶,无需占用土地资源。每个大棚每天的发电量在23600千瓦时以上,一年发电量在8.6万千瓦时左右。

如今,在柴达木盆地德令哈地区,越来越多的果蔬种植户灵敏地嗅到了其间的商机,转而用高科技光伏种植果蔬,不仅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也鼓起了自己的“钱袋子”,农业与光伏在“完美融合”中,拓展着保护生态的发展路径。

当地政府对新能源产业“高看一眼”,选择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作为发力点,柴达木盆地生态与光伏相融的舞台越来越大。

目前,新能源配套制造也在逐步形成,青海日晶光电年产300兆瓦晶体硅太阳能产业链项目试生产、青海明阳新能源年产300兆瓦高原型整机全产业链风电核心制造项目1.5兆瓦和2兆瓦机组下线、中兴能源分布式光伏检测和运维中心全面启动。另外,青海明阳新能源200兆瓦高倍聚光设备制造、青海爱能森科技一期30万吨储热熔盐、青海博昱新能源光伏逆变器、海西华汇新能源非标件设备及风电塔筒制造等一系列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正在建设。

在充分利用柴达木盆地荒山荒漠和充足的光热、风力等资源的同时,当地政府坚持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加快发展风电、光伏电站项目,构建光伏、光热、风能利用的“装备制造—发电—负荷消纳—向外输出”产业链。目前,柴达木盆地已基本形成格尔木市、德令哈市、乌兰县、大柴旦行委4个大型并网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责任编辑:solar_robot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所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行业最新动态,请关注索比光伏网微信公众号:solarbe2005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news@solarbe.com

扫码关注

第三届“光能杯”跨年分享会
第三届“光能杯”跨年分享会

2022年1月7日

中国-江苏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 news@solarbe.com 商务合作联系:010-68000822 media@solarbe.com 紧急或投诉:13811582057, 13811958157
版权所有 © 2005-2021 索比太阳能光伏网  京ICP备10028102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京ICP证120154号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开发区经海三路天通泰科技金融谷 C座 16层 邮编:1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