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一个居民区光伏发电站在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南梅园居民区常高公寓并网发电已两个月了。这是一件节约能源改善环境的好事,各方反响良好。
据小区相关人士介绍,运行一切正常,基本不需要人照看,预计年发电量约5万千瓦时,基本覆盖小区公共设施用电。项目安装方测算,这个光伏发电系统每年可节约煤炭近20吨,减少碳粉尘近13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50吨。
按理说,这是一件大好事,值得推广,其实不然。这个小区光伏发电系统正常运转后,参与各方如释重负,感叹“过程太艰难”,几度面临停滞。负责系统验收、并网的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市北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更是直言不讳地说:“这是多部门与居民合力推进的个案,没有可复制性。”
这件好事缘何被贴上“个案”标签、难以推广呢?记者获悉,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常高公寓,在安装这个发电系统的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首先遭遇的是居民的重重疑虑:几户业主担心光伏装置有辐射,又怕架设设备后破坏房顶防水层。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就请来专家到楼顶测量评估,并为居民一一解疑释惑,居民这才“开绿灯”放行。最后,465户中超过九成业主同意开工建设,今年6月下旬系统建成并试运行。一位住在顶楼的居民满意地说:“虽然安装在屋顶,但没有任何噪声。”
常高公寓光伏发电系统的“出生难”,并不完全是因为个别居民最初的担忧,而是从项目酝酿之初就“危机四伏”。小区业委会不算独立业主,属于群众自治组织,不具备法人资格。电力部门并不认可业委会作为申请主体,业委会就无法直接拥有并网电表所有权,享受国家和上海对光伏项目的补贴资金,以及将来并网卖电的收益等。小区前后开过20多次协调会后,项目才终于落成。但业委会的负责人还是很心烦:“业委会和小区物业签署了合同,以前是请物业代为申请安装,现在要请物业进行后续管理,这样很不方便,而且补贴发放给物业公司会产生税,影响业主利益。”
记者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获悉,2014年年底,上海居民安装光伏发电系统并网的约为700户,2015年年底累计为1200户,截至目前,这一数据升至1500余户,增速同比增加,但相对于上海常住人口的基数,这一数量可以忽略不计。有了这样“出生难”的案例,其他小区要装光伏发电系统就会打退堂鼓了。
除了常高公寓业委会遇到的主体资质难题,业内人士认为,上海的光照条件、住房密集性、光伏发电认知接受度等方面天然和人为的不足,也是光伏发电难以推广的因素。常高公寓光伏发电系统安装企业的负责人称,当初常高公寓请专家来楼顶做承重、抗风度、光照等测试,并对固定设备的底座做防水处理,其中光照是他们关注的焦点,“有一片楼顶没有铺满,就是因为中午时分会被旁边的尖顶装置挡住阳光,光照不达标,发电效果受影响。”
上海一家光伏设备经营公司的老板透露,他们近3年为300余位用户安装了屋顶光伏发电系统,主要集中在青浦、浦东和松江等非中心区域的别墅区,这些尝鲜者多是本身从事环保、新能源行业或经济条件较好的市民,自然会对光伏发电系统情有独钟,但也有例外。据介绍,“只有一家是装在一栋6层居民楼的楼顶,在东安新村,那位客户就住在6楼,但他依然需要取得楼里绝大多数业主、小区居委会、物业公司等各方的同意,过程极其繁琐。”
记者了解到,对于不住在顶层却又想安装光伏发电系统的居民来说,难度更大。常高公寓光伏发电系统安装企业的负责人坦言,“在多层或高层的楼顶安装光伏发电设备,如果居民本身居住的楼层较低,就直接建议他不要装,因为输送电距离远,线路损耗大,划不来。”
虽然居民安装光伏发电项目起步遭遇重重阻碍,但这确认是个好项目。上海市一家光伏企业的负责人给算了一笔账:1千瓦装机容量的光伏发电系统安装成本约为1万元,一年大概可发1万千瓦时电,国家补贴0.42元/千瓦时(含17%增值税),补贴年限为连续20年,上海市政府补贴0.40元/千瓦时,余电上网每千瓦时可拿到0.4359元,“一般家庭正常用电情况下,基本六七年可回本,而后的十多年间,就等于免费用电,这还不算光伏系统给环境和能源带来的正面效益。”
在实践中,各方都感觉到,虽然收益可观,但目前上海民用光伏发电系统安装得还太少,症结在于适合安装光伏发电设备的地方太少,居民楼的屋顶产权不明晰,容易产生各种利益分配纠纷,增加无形成本。
如何来破解这一难题,让居民安装光伏发电系统之路越来越顺畅呢?上海市太阳能学会给出的建议是:应该从建筑物设计施工之始就融入节能和环保的概念,可先将太阳能系统安装好,随着商品房一并卖出,会省去很多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