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是推动中国光伏行业迅猛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的光伏组件和各种光伏设备已悄然销往全球各地。
虽然美国和欧盟对中国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生产商施加贸易制裁,但此举对减小中国产品对全球组件价格的影响微乎其微。中国生产商对此类制裁反应相当迅速。有些中国企业剑走偏锋避开制裁,有些则在印度等主要市场开设工厂,并把这些市场作为跳板向美国和欧洲供货。
与此同时,中国光伏市场经历了另一个爬坡阶段。今年中国官方公布的装机目标高达18.1GW,比2014年装机总量高出80%。今年年中,中国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完成了大约20GW的装机量!全年装机总量有望达到25-30GW。在强大的内需推动下,中国多晶硅、晶片、电池和组件生产商纷纷加速生产、扩大产能,以抓住市场机遇。
通常来说,需求如此之大会推动中国及全球各地组件价格上涨,可惜中国政府从2016年7月1日起削减了上网电价。上网电价由政府制定且不存在竞争机制,因而往往更偏向于光伏投资者(尤其在太阳能发展的初始阶段),一般是规定了每度电的固定价格。
早前,中国下半年下调上网电价的传闻促使很多开发商在上半年急匆匆地完成装机。不幸地是,这次上网电价下调只是一个开始。9月末,有消息传出2017年会迎来更大规模的电价下调。最近的一次下调结果是:地面项目补贴下调超过37%至0.08-0.11美元/千瓦时;分布式发电项目下调超过52%至0.03-0.04美元/千瓦时。
这样势必会打击项目开发商的投资兴趣,并拉低组件、逆变器等设备需求。当中国产品价格下滑时,中国供应商会设法到海外市场寻求买家,来消化国内的过剩产能,导致全球光伏产品价格下滑。
事实上,9月在拉斯维加斯举办的全球太阳能会议上,组件价格下滑势头已经出现。中国顶级供应商多晶硅产品的报价低至0.4美元/瓦,而稍逊一筹的小型制造商报价低得更加离谱。在项目拍卖时,太阳能电池板价格下滑的恶果更加显著——墨西哥近期的拍卖价格低至35美元/兆瓦时,再次刷低年初纪录。
虽然组件价格下滑使太阳能较其它能源更具吸引力,但对光伏产业的发展是否有利还是个问号。从中短期来看,供应链利润空间遭到严重挤压,一些企业干脆退出市场,有的是因为不具备优化的成本结构,有的是低估了下游市场存在的风险(环境和用地问题等)。从长期来看,这会激发创新,优化生产规模,从而降低太阳能的生产成本和平准话发电成本,给光伏价值链上的所有企业发挥的空间,即便价格低至35美元/兆瓦时以下,尤其是墨西哥等光照充足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