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享受补贴的,绝对不仅仅是光伏!
原文作者比较推崇风电,但风电也享受补贴,而且风电的成本下降速度远地于光伏。风电是2007年开始大规模发展的,比光伏早3~4年,当初风电项目实行审批电价时,最高电价也到到1.2元/kWh。再有3~4年,光伏的电价并不会比现在的风电标杆电价高。
煤电也同样享受国家的补贴!如果火力发电机组按规定安装脱硫、脱硝和除尘环保设施,排放标准达到排放要求,其上网电量在现行上网电价基础上执行脱硫、脱硝和除尘电价加价等环保电价政策。目前,脱硫电价加价标准为每千瓦时1.5分钱,脱硝电价为1分钱,除尘电价为0.2分钱,累计0.027元/度。对2016年1月1日以前已经并网运行的现役机组,对其统购上网电量加价每千瓦时1分钱(含税);对2016年1月1日之后并网运行的新建机组,对其统购上网电量加价每千瓦时0.5分钱(含税)。
4年,足够让一个稚嫩的高中生成长成一个小伙子了。对于光伏这种发展迅速的行业,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不能一直停留在4年前的印象,不是吗?
再说,哪个父母不是在孩子小的时候给予资助?因为我们知道,孩子将来会创造效益的,孩子上完大学会创造更大的效益。光伏在我国是2010年才开始大规模发展的,短短6年就成本就下降了90%!那我们为什么就不能给予光伏一点耐心,等待它慢慢成长起来呢?
其次,原文对光伏的稳定性进行了批评
确实,光伏现在的电能质量确实不好。还是刚才那句话,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汽车刚诞生的时候,还会被马车轻松超过,被马车夫鄙视。如果当初政府、汽车行业人员放弃对汽车行业的投入,那我们现在是不是还要依靠马车出行?
另外,又有哪种能源是完美的?
原文作者比较推崇风电,但风电的出力稳定性可能比光伏更差;而且,风电的成本下降速度远地于光伏。风电是2007年开始大规模发展的,比光伏早3~4年,当初风电项目实行审批电价时,最高电价也到到1.2元/kWh。再有3~4年,光伏的电价并不会比现在的风电标杆电价高。
水电价格虽然最便宜,但其对生态的破坏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水电是否诱发了地震?水电淹没了大片的土地;水电影响了鱼类的洄游……各种争议一直就没停过。
煤电呢?刚刚结束了几轮光伏领跑者基地的招标,基本都是在采煤塌陷区。两千多年世代传承的家园、万亩良田、无数房屋,因为采煤造成土地塌陷,如今都淹没在水面之下。被淹没房屋、农田的居民找谁说理去?除了建设光伏,煤电、风电哪个敢建设在采煤塌陷区?更别说,煤电排放的粉尘对雾霾的形成功不可没;煤电排放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造成的酸雨造成良田大量减产。
核电很好,但其安全性和核废料的处理一直是大家心头的定时炸弹。你愿意让核电站建在你家门口?
油和天然气发电?2015年,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为60.6%,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为32.7%。如果再用来发电的话,无疑是把我国的能源安全交于其他国家。
光伏也并不完美,比如其不稳定性。然而,不是有储能吗?储能系统可以完全平滑掉光伏出力的不稳定。
虽然光伏也有问题,但这个问题是可以克服的,而且是对我们未来的生活影响是最少的。不是吗?
再次,谈一下光伏生产环节的环保问题
原文认为光伏发电环节虽然环保,但生产环节确是高耗能、高污染的。
光伏生产环节确实能耗比较高。然而,用的多并不一定都是浪费。廉颇一饭斗米、肉十斤,但力能扛鼎,所以不能因为廉颇能吃就说他是饭桶!同样,并不能因为光伏生产环节的高载能就认为其不环保。这里有一组2013年的统计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委会2014年5月出版的《光伏发电环境友好》)。
ER= ER1+ ER2+ ER3+ ER4+ ER5+ ER6
ER1:硅砂→金属级硅:13kWh/kg
ER2:金属级硅→太阳级硅:100kWh/kg
ER3:太阳级硅→硅锭/硅片:单晶60kWh/kg,多晶18kWh/kg
ER4:硅片→太阳电池:0.2kWh/W
ER5:太阳电池→光伏组件:0.15kWh/W
(包含生产玻璃、EVA、背板、铝边框、接线盒等能耗)
ER6:光伏组件→光伏系统:0.31kWh/W
(包含逆变器、电缆、开关、支架以及基建能耗)
按照每生产1千克太阳级硅需要1.3千克金属级硅,每生产1千克晶体硅电池需要1.25千克太阳级硅,而每千克规定可生产190瓦太阳电池计算,得出没生产1W太阳电池需要太阳级硅6.58克、需要金属级硅8.55克,进而可以计算得出:
ER(单晶)=1.745kWh/W,
ER(多晶)=1.524kWh/W
按照1Wp光伏系统年平均发电1.3kWh计算,可得:
单晶硅光伏系统能量回收期为1.34年,
多晶硅光伏系统能量回收期为1.17年。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