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多晶硅曾经像寻宝一样
尚德电力创始人施正荣:2004年国庆节,德国的朋友请我说,在吉尔吉斯斯坦在山里头有高纯度多晶硅,我说好,我去看看。我从上海坐到莫斯科,莫斯科半夜再坐到吉尔吉斯斯坦的首都。简直就像坐坦克,轰轰走到那儿早上两点,第二天带我去看,开车13个小时来回,到山里头。结果我非常失望,因为不是什么高纯度多晶硅,是冶金级多晶硅,所以这个就是告诉大家当时寻硅跟寻宝一样。
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高纪凡:那个时候拿不了料就开不了工,到什么程度,满世界找半导体产业用下来的那些,比如表面涂了涂层的硅片,回来把表面洗掉,把里面所谓好的硅料拿来用,一公斤的料要洗几千片,那个时候可以说是挖地三尺把多晶硅料找出来。
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纪凡:我们2007年在连云港签了要投资一万吨多晶硅的项目,和地方政府签了合约,我们的一个副省长还参加了奠基仪式,十亿美金的项目。但是后来这个项目没做。
陈伟鸿:那是什么原因?
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纪凡:我们请了一个美国公司,是全球做多晶硅的整体解决方案,到他总部去参观,一看,他跟我讲一共是有多少吨,当时一看这个数字我就傻了,他说的数量,比我们未来的需求差三倍以上,我就说这个事情我就不干了,为了这个事情,我三个晚上没睡着觉。
陈伟鸿:那这该怎么收场,签了意向书,也举办了盛大的奠基仪式,省领导也都来过了。
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纪凡:后来我跟领导去说,什么原因我不干了,当然他对我表示理解,但是后来我给连云港政府也做了一个交待,我给他引进了一家想做多晶硅的厂。给他引进去了,我就退出了。
“争上游”让中国摆脱了对国外的依赖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我倒是很赞赏这种争上游的精神,因为光伏产业到目前为止仍然主流还是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而且当时占成本的一半以上。这时候我们这些争上游的企业站出来了,因为当时世界七大传统的多晶硅厂,没有一家给我们转让技术,根本不跟你谈合作。我们通过自力更生发展起来。到现在我们多晶硅的产量世界第一,占全球47.8%,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个成绩。应该说中国光伏产品价格快速下降,和原材料的快速下降是息息相关的。
市领导追着签约
阿特斯阳光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瞿晓铧:那些年我们共同追过的光伏,让人想起现在老说那些年我们共同追过的女孩一样。2010年,苏州市找我找了几次,说我们政府给你一些支持,你在苏州扩产,来建一个太阳能电池片组件的厂好不好?第一次我想想有点犹豫,没动,第二次到2011年,领导再找我,意向书签了,连协议也签了,而且合资公司都成立了,地也买好了,而且小工棚已经搭起来了。但是2011年直觉来讲,我觉得这个行业已经开始过剩了,但是政府盛情难却,我想我就拖一拖吧,再观察观察。观察了大概一年时间,2011年、2012年太阳能行业进入了产能过剩跟低谷,在那个点领导倒也不追了,到后来再过一段时间,领导说你那个厂要是不做,要不然把地退掉吧,我们现在苏州地也挺难找的,我说好吧,就把地退掉了。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