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个坑:政府热捧
阿特斯瞿晓铧:政府盛情难却,我想我就拖一拖吧……
2012年,仅光伏产业园全国就有三百多,各个地方城市争相把光伏作为城市名片,放眼全国,以大型光伏命名道路的城市不少,无锡的尚德路,常州有天合路,江西新余则有条赛维大道。
(王勃华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在光伏上一轮过山车之前,全国600多个城市,有300多个上光伏,地方政府的领导来做我的说服工作,要求同意他们上光伏,我掰开了揉碎了,讲各方面道理,你们不具备这个优势,现在你们要上的话,是非常不合适的。但是他们创造条件也想上,来找我的是副市长说如果你不支持我们上,那能不能请你跟我一块回去,去做做我们市长的说服工作。
2010年,苏州市找我找了几次,说我们政府给你一些支持,你在苏州扩产,来建一个太阳能电池片组件的厂好不好?第一次我想想有点犹豫,没动,第二次到2011年,领导再找我,意向书签了,连协议也签了,而且合资公司都成立了,地也买好了,而且小工棚已经搭起来了。
但是2011年直觉来讲,我觉得这个行业已经开始过剩了,但是政府盛情难却,我想我就拖一拖吧,再观察观察。观察了大概一年时间,2011年、2012年太阳能行业进入了产能过剩跟低谷,在那个点领导倒也不追了,到后来再过一段时间,领导说你那个厂要是不做,要不然把地退掉吧,我们现在苏州地也挺难找的,我说好吧,就把地退掉了。
3.第三个坑:低价竞争
协鑫集团舒桦:价格擂台赛是自残……
在当时的背景和环境,巨大利润空间的诱惑,大家都一哄而上争上游。中国两头在外的格局,其中有一头,就是光伏原材料控制在国外少数大型化学企业手中。当时有色金属协会统计的每个月的报表显示,行业里都在增加一些新的面孔,都是来自地产、贸易、纺织这些跨界的企业,在不拥有技术、不拥有品牌、不拥有成本的情况下,快速地投资了大量的多晶硅产能。
在2011年北美的展会上,我就看到了行业的企业在展会上摆出了价格擂台赛,喊出了一家售价后,另外一家当场亮出更低的价格。但更低的价格成为展会上一个主流价格的时候,另外一家企业又喊出了更低的价格。这样的价格擂台赛是自残,也扰乱了行业正常的价格次序。
(我们认为更应该是以技术研发、技术创新来推动价格下降。)在2009年,国内60片组件仅仅是110W,而到2016年今天,我们60片的组件功率可以做到285W。这是我们协鑫自主研发的高纯颗粒硅,而这个产品在当今世界上仅有两到三家能够生产,比常规的西门子多晶硅纯度更高、成本更低。
这充分体现了我们长期在技术创新、技术研发当中的一个成果。而这样的一个成本不足8美元的多晶硅材料,将会为整个未来的光伏发电成本的下降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