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夺标才是胜利者?
每一轮的竞标,都如光伏行业的大盛事一般。每当低价曝出,竞标成功者就如英雄一般,在群雄角逐中光荣胜出,接受八方朝贺!
似乎,低价得标者是最大的胜利者,但实际上呢?在某些时候,胜利者恰恰是最大的“受害者”。
这就不得不说一个案例。2009年,国内第一个10MW敦煌光伏电站特许权招标,英利与国投捆绑报出0.69元/千瓦时的超低价,在当时,行业平均发电成本在2至3元/千瓦时。胜利夺标的英利,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至今仍在债务重组的泥潭中不能自拔。
对于当前的招标,记者需要提请大家注意一个有趣的现象:价格厮杀最厉害的,并非是主流一线厂商,按道理说他们更有成本优势,但为何没有拼命报低价?并且,有的主流厂商甚至是都没有拿到一个领跑者项目。
某主流大厂高管向记者透露的“门道”是这样子的:对于我们来说,低几毛钱、亏几个亿并不是什么不得了的事,但我们不愿意去这么干。让那些小企业互相去打价格战吧,洗掉一些二三线厂家,要比我们去赚这点钱更有价值!
可见,没有夺标的那些大佬们,并非真是竞争失败者,以低价胜出的也并非就是大赢家。当前的低价,很可能已经开启了一个大洗牌时代,最终的胜利者会是谁呢?结果并不难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