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近年来,在西部的限电、指标锐减等多种因素推动下,中国的光伏电站发展逐渐将重点从西部移至中东部,但中东部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可用土地的匮乏,于是“渔光互补”等多种形式光伏电站模式涌现,但由于其所处的渔牧区等各种地理环境面积广阔、区域越来越分散且难以穿行,人工监管投入成本巨大但效果不一定尽如人意,如果现有的管理工具缺乏有效的可视化和数字化监测手段等线上支撑,那么可能就会缺乏可信第一手数据,运维效率随之下降,对一线运维工作人员来说挑战相当大。基于此,现代运维管理不同于传统时代的作法,更趋向于集约化、信息化、智能化等精准需求。
近日由国家发改委培训中心举办的“全国大中型渔光互补光伏电站投资与项目建设高级研讨班”上,来自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国家电网、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以及安徽、江苏、河北等省电力设计院的专家、学者及从业人员共同探讨近年来光伏电站建设的一大热点——“渔光互补”光伏电站建设及运维管理的新难点、新挑战。作为绿色能源智慧管理平台的实践者,来自上航电力的副总经理余荣祖在会上全面阐述了用互联网的思维精准对焦电站运维管理的短板,从而实现电站的集约化、信息化及智能化管理的航天运维体系。
运用互联网思维搭建的航天运维模式,从光伏电站运维、检测评估、监控与大数据应用、智能管理系统开发应用等全方位提供了“一站式”的智慧化精准管理整体解决方案。航天运维依托母公司航天机电的高科技优势、资本实力与品牌、产业链支撑,建立了基于航天级大数据平台和现代远程数字化O2O协同运维的专业化新能源运维管理体系。其核心是自主研发的航天级绿色能源智慧化管理平台——eHorus智慧云平台,该云平台引入了航天级的数据库采集、分析技术,每日能将超过40GB的电站数据采集进入航天运维的eHorus大数据库,就如同给电站全天候增添了无数监管的大眼睛,从而建立可精确到毫秒级时序数据存储系统,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同步显示,确保及时而透明地评估电站生产运行情况。
面对诸如“渔光互补”这样的特殊地域光伏电站运维管理,航天运维体系正尝试实现光伏电站的“少人值守到无人值守”现代运维模式的转变,与传统人工检查、清洁相比,航天运维的检测无人机、清扫机器人以及独特的光伏组件清洁技术的应用在有效降低管理成本同时,极大提升了巡检、清洁等运维管理的精准度和效率。
运用互联网思维和电站数据积累、分析,航天运维建立了不断更新机制,将会不断得到优化,从而真正成为电站量身合体、不落伍的运维管理服务平台,全方位地服务于光伏电站运营、维护和资产保障等全生命周期,由此有效地弥补了国内光伏电站集约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现代电站运维短板,从而可以实现电站发电量最大化、收益最大化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