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5年底,甘肃是我国光伏装机容量最大的省份,达到610万千瓦,然而弃光率也高居榜首。根据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的《2015年度全国可再生电力发展监测评价报告》显示,2015年甘肃省弃风电量82亿千瓦,弃风率39%,弃光电量26亿千瓦时,弃光率高达31%。也就是说,新能源电量消纳对于甘肃来说已成为“老大难”。
不仅如此,在国家能源局出台《关于做好风电、光伏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管理工作的通知》之后,甘肃经信委发布《关于下达2016年优先发电计划的通知》时明确规定:2016年风电最低保障收购年平均利用小时500小时,光电最低保障收购年平均利用小时400小时,引起业界一片哗然。虽然该政策在行业舆论等各种压力之下暂缓执行,但也从侧面反应出可再生能源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阻力与困难。
随着西北地区限电的日益严重,各投资企业的主力市场已逐步转移至中东部地区,在这种形势之下,甘肃政府的行为实在让人费解。
有媒体报道,甘肃曾多次通过压缩可再生能源上网电量迫使新能源企业以出让大部分电价甚至零电价的方式参与所谓的大用户直购电、自备电厂交易等,将利益输送给化石能源发电企业。
据悉,甘肃酒泉地区于今年6月份批复了400万千瓦的火电建设规模。火电的大规模建设势必将再度挤压新能源的发电空间。
即使如此,在甘肃“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依然要求“积极推进敦煌、金塔、肃州、嘉峪关、金川、凉州等8个百万千瓦级别大型光伏发电基地的建设,到2020年全省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11GW”。
国家能源局批复的第一个新能源示范区是于2012年获批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然而几年之后的2015年宁夏的弃光率仅次于甘肃、新疆,位居全国第三。众所周知,目前弃光弃风问题已经成为与补贴拖欠不相上下的影响新能源发展的头等问题,此次甘肃获批新能源示范区,甘肃发改委表示,要大幅提高新能源发电占比,解决弃风弃光问题,希望不要是只增装机忽视消纳的空头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