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先定一个小目标”意外走红网络。那光伏的“小目标”呢?
8月23日下午,习近平主席前往国家电投黄河公司太阳能电力公司西宁分公司。这是继调研金寨、宁夏光伏扶贫之后,习近平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对光伏企业的考察。据工作人员透漏,习近平号召“要勇于创造引领世界潮流的科技成果”,事实上这也是习近平对中国光伏产业的指示。
作为全球市场少有的具有竞争力的中国制造代表,光伏产业肩负着能源独立、经济转型及社会民生的重任。根据《中国制造2025》战略,未来我国将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能源局联合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能源装备实施方案》强调,研发新型高效晶硅电池和组件、新一代高效智能逆变器(无易损件、免维护、组串级监控和分析,最高效率大于99%),研制高可靠性、高精度、智能化的光伏跟踪系统、能源互联运营管理平台等。此外,在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下发的《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中,太阳能技术创新战略直指智能光伏,掌握高能效、低成本的智能化光伏电站运维技术成为核心路线之一。
实践顶层设计制定的产业革新路线,智能化或许就是当下光伏最可靠的“小目标”。
智能转型
2015年底,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318万千瓦,超越德国成为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光伏制造第一大国之外又添桂冠。
然而,实际上,中国光伏产业无论从制造到应用,都饱受国外企业的轻视,硅料、组件、逆变器、辅助材料和设备都是如此,根本原因还在于中国制造在技术和质量上的短板。
以黄河公司为代表的光伏企业眼下正着力改变这一现状。黄河水电是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电站运营商,截至2014年底,旗下25座光伏电站遍布陕甘宁青四省区,点多面广、设备分散,巡检工作量大,故障排查效率低,无法准确及时对比分析电站技术指标,给电站安全生产管理带来困难。这也是当下众多光伏企业面对的普遍困难。
针对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黄河水电选择与华为合作,利用华为多年积累的数字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与光伏发电技术相融合,打造智能光伏电站,显著提升发电量和光伏电站的运营管理效率。相继建成格尔木220MW智能光伏电站和拉西瓦12MW智能光伏电站,应用了4G网络、智能手持终端、手机APP软件等技术,实现了“集中监控、远程诊断、实时维护”。格尔木智能光伏电站建成以来已有全世界超过100家公司慕名到电站考察学习,吸引了欧洲众多国家的重视,使中国的光伏电站建设和运营走到了世界前列。
此外,中广核、三峡新能源、中民新能、协鑫、招商新能源、中利腾晖、京运通、山路能源集团、宁夏银阳光伏等企业光伏电站都已开始智能转型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