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信息 研究咨询 服务应用 展会会议 视频图片 期刊专栏 新媒体
关闭
关闭

山西扶贫项目更“精准” 仍有“梗阻”待破解

发表于:2016-09-02    

扶贫项目是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关键“抓手”,也是确保资金高效使用和困难群众脱贫的根本保证。但由于过去扶贫资金由省级扶贫部门统一管理使用,项 目申报催得急、周期短、“带帽”下达,造成不少扶贫项目“水土不服”,效果大打折扣。记者日前在太行山、吕梁山部分贫困县调研发现,这种陈旧的资金使用方 式已经发生改变,县级政府不但有了更多自主权,扶贫项目也更加“接地气”,困难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

  ——资金切块到县,项目自主选择

晋中市和顺县李阳镇下石勒村位于太行山区,全村共有654口人。2015年,当地扶贫部门投入50万元整村推进资金,支持村里发展蔬菜大棚,带动村民建成了70亩设施蔬菜园区,年产无公害蔬菜70万斤,全村人均增收1000多元。

“这样的扶贫项目是真的‘接地气’,当年建成当年见效,老百姓很快就见到‘回头钱’,扶贫工作自然好开展。”下石勒村党支部书记杜继英说。

记者发现,与以前扶贫项目完全由政府说了算不同,下石勒村设施蔬菜项目是村民们自己选定的,政府部门主要是出资金、搞服务。一些村民说,这要得益于扶贫项目实行村民直接申报制。

目前,太行山、吕梁山不少贫困县都建立了扶贫项目库。村委会直接将群众想发展的产业项目申报入库,然后扶贫部门组织相关单位和专家评审,评审通过后报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核,审核通过后经县政府常务会批准实施。

和顺县扶贫开发局局长张晋说:“这避免了‘一刀切’,落地的项目更符合每个村的实际情况,政府始终跟着群众需求走,而不是群众围着政府转。”

与群众自主选择项目紧密衔接的是,县级政府对扶贫资金使用有了充分的自主权。从去年开始,山西省打破了沿用多年的省扶贫办统一管理扶贫资金的方式,将扶 贫资金切块到县,直接交由县级政府自主使用。扶贫项目也不用再向省里限时申报,只需简单备案即可,极大增强了扶贫的灵活性。

多个县的扶贫开发局负责人表示,资金使用方式调整后,扶贫工作更加顺畅了,落地项目可以灵活掌握,更贴近实际,效果也更好。

——项目不断升级,“孵化”效果显著

贫困县形成一个扶贫产业很艰难,需要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因此,如何避免因为价格下跌等因素出现“毁棚”“砍树”等现象,一直是摆在扶贫部门面前的难题。

去年,吕梁片区一些贫困县红枣大量滞销,有的农民开始砍枣树。而同处吕梁片区的苹果大县吉县,也遭遇苹果价格大幅下跌,但果农情绪却十分平稳。记者调研发现,这种反差背后折射出扶贫思路的差异,值得深思。

目前,吉县苹果面积为28万亩,82.1%的农民有果园,果业收入占农业收入的88.4%,农民人均增收近4000元。吉县吉昌镇上东 村70岁的郭栓珍说,她的果园去年产了2万多斤苹果,虽然价格大幅下跌,但销售不成问题。“去年卖了3万多元钱,虽然净挣不多,但我们这里基础很好,价格 总有好的时候。”她说。

“吉县苹果已经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整个产业不断升级,市场竞争力也在增强。”吉县扶贫开发局局长党建民说,要确保一个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关键是扶贫思路要跟得上。

据了解,吉县苹果扶贫至今已开展近30年,从未间断过。最初扶贫资金主要是用于扶持苗木,大力发展种植规模。如今,当地政府更注重扶贫资金的使用质量,充分发挥政策资金的“保姆功能”“孵化功能”。

记者在吉县看到,与很多贫困县不同,当地扶贫资金已经转移到扶配套服务、扶链条延伸上来。很多果园里都建有专门的看护房、田间路、蓄水 池、防雹网等服务设施;升级为有机苹果的果园已达3.3万亩,价格要比普通苹果高30%-40%。吉县扶贫部门还利用现有政策资金,引导社会资本打造起冷 藏物流业,建成了20多个果库和交易市场,并孵化出果酒、果醋、果汁等一批深加工企业。

党建民表示,一旦产业链条被拉长,苹果销路和价格就会更有保障,农民的抗风险能力就能大大提高。

  ——“梗阻”依然存在,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尽管太行山、吕梁山地区扶贫工作的变化十分明显,但一些环节的“梗阻”仍然存在,尤其是光伏扶贫表现得很突出。

去年以来,太行山、吕梁山很多贫困村都建起了100千瓦的光伏电站,很受群众欢迎。但基层扶贫干部反映,当初项目上马的时候,上级相关主管部门都积极鼓励搞,但现在很多村的光伏电站建起来了,却又因为指标紧张而得不到备案批复,导致无法并网发电。

“去年我们实施了3个村的光伏扶贫项目,现在一个也没有拿到路条,电力公司也无法给并网发电。”晋中市左权县扶贫开发局局长侯秀英说。而类似情况在吉县、和顺等县也普遍存在。

吉县是山西省光伏扶贫试点县,去年实施了21个村,至今仍有11个村没有通过备案批复。当地扶贫干部反映,并网发电的10个村中,有2个已经见到了效益,但原定上网电价每度1元钱,结果只给了7毛钱,省、市配套的电价补贴一直没有兑现。

“老百姓对光伏扶贫期待很高,只安装不发电很难向群众交代,而且每个村的装机量仅为100千瓦,备案批复完全可以下放到县发改局。”一位基层扶贫干部告诉记者。

此外,目前基层扶贫项目在第三方评估方面十分薄弱,主要还是政府部门自我评估。基层扶贫干部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第三方评估费用严重短缺,尤其是像光伏扶贫等技术性比较强的扶贫项目,很多贫困县甚至所在地市都没有专业评估机构,要到外地去聘请,成本就更高。

责任编辑:solar_robot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所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行业最新动态,请关注索比光伏网微信公众号:solarbe2005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news@solarbe.com

扫码关注

第三届“光能杯”跨年分享会
第三届“光能杯”跨年分享会

2022年1月7日

中国-江苏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 news@solarbe.com 商务合作联系:010-68000822 media@solarbe.com 紧急或投诉:13811582057, 13811958157
版权所有 © 2005-2021 索比太阳能光伏网  京ICP备10028102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京ICP证120154号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开发区经海三路天通泰科技金融谷 C座 16层 邮编:1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