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
8月23日和25日,清华大学电机系“梦之网”光伏微电网在新疆和四川的工程相继竣工。这两项工程由电机系“梦之网”学生实践支队建设,共有22名清华大学学生和4名山东大学学生参与;他们分成两支支队,在一周的时间内为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县柯河乡中心校搭建了20千瓦光伏微电网、为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马尔洋乡中心校搭建了15.9千瓦光伏微电网。项目建成后可满足两所小学300余名师生的基本用电需求。
柯河乡位于四川西北部,藏族羌族聚集区,海拔3290米,属典型的老少边穷病地区。柯河乡目前还没有接入国家电网,与相邻的乡镇共用一个水电站。夏季用电紧张时,两个乡便只能轮流供电,防止机组过载。到了冬季,河水结冰,水电站无法运行。供电不稳给柯河乡中心校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马尔洋乡距离巴基斯坦边境直线距离仅50公里,是塔吉克族聚居区。乡小学的电力来源是一个视在功率只有50千瓦的微型水电站,到了冬季枯水期,电站便无法稳定地提供电力。近几年,社会各界陆续为小学捐献了不少电器,但是由于供电量有限,很多无法正常使用。
两支实践支队于8月中旬出发,都经过了三天多的跋涉抵达了实践目的地。近30名电机系学子在一周多的时间内为当地小学成功搭建了离网型光伏微电网系统。光伏板的搭建过程不算复杂:先测量定位打地基,随后将地基用水泥夯实,等水泥干的过程中支好支架,将数十块光伏板铺设到支架上用螺丝固定,最后焊接汇流箱、组装蓄电池,连接好电路,整个搭建过程就完成了。听起来虽然简单,但实操过程还是令同学们感到了很多困难。电钻、电焊等工具大家都是头一次使用;和水泥、做木箱等重活儿更是让大家疲累不堪。但在艰苦的施工过程中谁也没有叫苦,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建成微电网,为当地学校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施工之余,“梦之网”队员们也为学校老师及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了光伏微电网知识的科普,开阔了他们的眼界和思路,播种了光明和希望。
“遇到的困难太多了,”新疆支队队长安澜表示,“支架刚刚送到的时候,随行工程师还在途中,没有实战经验的我们只能先自己摸索。这两天还一直下雨,搬支架上楼、和水泥的时候雨都很大。但为了孩子们一开学就能享受到稳定的电力,我们顶着雨施工。”终于,支队成员们在同学们开学前两天顺利完成了施工。
“我们的力量可能只能够解决一个小学的用电问题,当地依然有很多人依然过着无电可用的生活。很多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的建设还需要多方力量的投入。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够化为星星之火,唤起更多人对于这些地区的关注。”四川支队队长刁锐说。
此外,“梦之网”还联合清华大学“梦想学校”和“湘西温度”公益团队,帮助目标学校进行了校园墙壁的美化,并为他们捐赠了包括图书、投影系统、体育用品以及太阳能热水器在内的一批学习生活用品,尽可能改善学生们日常的学习生活需求。
“梦之网”公益项目是清华学子践行“行胜于言”的清华校风的体现,学生们在边远山区的努力,不仅是用新能源与微电网技术实践公益、扶助贫困,也是对新一代青年人社会责任感的最好诠释。据悉,“梦之网”公益项目由电机系学生于2014年发起,联合爱心企业和人士,累计争取到社会公益赞助80余万元,通过捐建光伏微电网帮助供电不稳定地区的孩子们解决学习生活用电问题。项目至今已历时三年,60余名清华师生参与其中,为四川和新疆的四所小学建设共49千瓦的光伏微电网,直接惠及400余名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