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0年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受到欧美市场“双反”影响,国内的光伏产业一度陷入发展低谷,当时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的台州光伏产业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随着不断地调整、适应,如今的光伏产业已经走出“寒冬”。从近两年的数据来看,我市的光伏产业正在逐渐回暖,而今年上半年的成绩更是喜人。台州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台州市出口太阳能电池6.2亿元,增长83.1%。
近日,记者从台州市多家光伏企业了解到,上半年,我市光伏产业强势回暖。那么,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这样向好的情形能否持久?
产业现状
业务增长明显,企业满负荷生产
光伏产业正在回暖,上半年更是迎来的产业发展的“暖春”。这是业内人士对于目前光伏产业做出的判断。
10年前,由于光伏电站建设需求的迅速扩大,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呈现出以出口为主的特点。随着行业产能急速增长,2011年至2014年,出口市场受“双反”等贸易壁垒的影响,产能过剩、供需失衡等市场矛盾日益加剧,出口量急剧下降,产业迎来了发展的“寒冬”,台州的光伏企业也未能幸免。
“2014年以来,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产业不断整合调整、优胜劣汰,市场渐趋稳定。”浙江宝利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东道出了目前光伏行业所处的现状。
“1月份到6月份,企业的业务量大幅增长,工厂内基本处于满负荷生产。”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究竟业务量的增长幅度有多大?“今年上半年的业务量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5倍,相当于去年全年的业务量。”浙江公元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元太阳能)销售部相关负责人许磊平介绍,预计今年的产值将达到1.5亿元。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浙江贝立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良告诉记者,上半年,公司的销售量增长速度在20%以上,并且下半年的市场形势也十分乐观。
探因市场
海内外新兴市场需求扩大,国内市场被看好
从外部来看,扶持政策相继出台、新兴市场不断扩大,是重要的原因。
“从市场变化来看,市场主体已从传统的欧美市场转向新兴市场。”赵东说。这一点,在众多台州企业的市场战略中得到了印证。
“公元太阳能的出口量占比约90%,原来的市场分布基本在欧美市场;从2014年起,公司不断开拓新兴市场,欧美市场占比下降至40%,印度、中东、南美等新兴市场电力需求大,占比约50%。”许磊平告诉记者,下半年,巴西或将成为公司业务的下一个重点。
除了海外新兴市场,国内市场受到了光伏企业的广泛青睐。
“政策的陆续出台为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提供了条件。”据了解,此前,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发展风电、光电等新能源产业,在风光电建设规模指标分配上给予倾斜。同时,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为了鼓励广大民众使用光电,也相继出台了光伏补贴的相关政策。就在去年底,我市也出台意见,加大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扶持力度,重点推进屋顶光伏发电,鼓励光伏建筑一体化设计建设,加强配套电网建设,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