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财政贴息支持发展绿色贷款
近年来,我国在财政上陆续出台了数十项支持节能环保的政策,大部分为直接补贴类的措施。与直接补贴相比,贴息可以使财政以少量的贴息资金引导带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投资环保领域。同时,贴息机制可将项目甄别选择的责任部分转移给更为专业的商业银行和其他经济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财政的管理和监督责任。
要健全财政对绿色贷款的贴息机制,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扩大财政贴息资金规模。第二,适当提高财政贴息率,取消3%的贴息上限限制。第三,试点由财政部门委托商业银行(或未来的绿色银行)管理绿色贷款贴息的制度。
建立绿色担保机制
专业化运行的绿色担保机制可以有效解决部分风险较高的绿色项目的融资贵问题。国际上,美国能源部对新能源项目的担保计划就通过有限的财政资金,撬动了大量信贷资金大量投入到清洁能源产业,成功地帮助核能、风能、光伏等清洁能源行业在美国实现了快速发展。我国的一些地方政府正在规划成立专业性的绿色贷款担保机构,也有些地区正在考虑由省、市、县多级出资建立绿色项目风险补偿基金,用于分担部分绿色项目的风险损失,以支持绿色担保机构的运作。
发展绿色债券市场
2015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同时发布了绿色金融债的公告和《绿色债券项目支持目录(2015版)》,启动了中国绿色债券市场。2016年以来,中国绿色债券发行量已经居全球第一。业界估计,中国未来几年绿色债券的年均融资量可以达到2000亿~3000亿元人民币。
未来,发展绿色债券市场的重点在于建立对绿色债券的统一界定标准,规范第三方评估机构对绿色债券的认证质量,鼓励认证机构在债券发行后持续监督资金流向,并估算绿色项目的实际环境效益。同时,要加强绿色债券市场的国际合作,为国际投资者投资中国绿色债券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要探索建立贴息、担保等能够帮助绿色债券降低融资成本的激励机制。
发展绿色股票指数
我国的主要股票指数构成中,传统的高耗能高污染的重工业企业占很大比例,而许多基金和机构投资者做被动投资时(与股指构成一致的投资)自然将同样比例的资金投入污染性行业。建立和推广绿色股票指数(绿色企业占比较高的股票指数)是国际上通行的推动机构投资者提高绿色投资比重的做法。我国在建立和推广绿色、可持续指数与投资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影响力还十分有限。目前,在欧洲的ETF产品中,约20%已经是“绿色”的,而中国的ETF产品中,只有1%左右是“绿色”的。
为加快我国绿色指数的开发和运用,应该进一步借鉴国际经验和方法(如碳足迹计算方法),推进绿色指数发展创新;要推动机构投资者开展绿色指数的投资应用,鼓励资产管理机构开发更有针对性、更加多样化的绿色可持续投资产品。
在环境高风险领域建立强制性的绿色保险制度
国外的绿色保险大部分是自愿投保。这是因为国外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比较健全,环境执法力度也比较强,企业和股东为了避免未来可能发生的环境法律责任,自愿到保险公司购买环境责任险。但在国内,这种自愿性环境责任保险的推广不是很顺利。未来应该用立法的形式,在环境高风险行业中(比如采矿、冶炼、皮革、危险品运输等行业)建立强制性的环境责任保险制度。有立法权的地方可以开始试点建立强制性的绿色保险制度。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