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所有制形式的改革谈不上体制改革,体制问题带来的弊病不是企业能克服的。近几年不少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也曾绞尽脑汁谋划能源发展改革之计,但普遍效果不佳,其中原因为首先缺乏直面现实困难和体制顽疾的勇气。行政体制改革是政府向自己“开刀”,必须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这并非向政治制度宣战,只是希望其更高效、更廉洁、更公正、更透明。
我国的经济增速自2010年放缓下行到现在已经有5年多时间了,期间表现最为突出的要数能源行业,从供不应求到供大于求,过山车般的感觉使能源行业倍感失落。能源行业关联性大、关注度高,这几年也饱受争议,这些争议促使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不断地探索能源改革,一些能源专家学者先后提出混合经济所有制,电力、油、气改革方案,以及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大方案。这些学术成果有的是开了花、未结果,有的是只见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有的则是给现实状况换了一种时髦说法。在能源改革似乎按照这个思路前进时,笔者不能不说“跑偏了!” 这不是无根据地否定当前的学术成果,而是这些学术成果实在不能与当前现实挂钩,学术成果不能转换为改革成果其症结何在,应当认真反思。
行政体制改革是能源改革的根本
能源改革也称之为能源体制改革,目前提出的改革方案不能认为是“体制”改革,体制是为实现制度而建立的行政架构以及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规范体系。不涉及这两方面从何认为是体制革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使政府职能更好地为能源发展服务,目前的讨论及方案只是关注能源行业的表面现象或形式上的问题,并未触及实质问题。
改革开放几十年,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到低速下行,有全球经济低迷的原因,也更有我们自身的原因,自身原因最大的问题是行政体制的束缚,不能说行政体制改革是一切经济发展的“万灵丹”,但是没有行政体制改革,能源改革寸步难行。目前能源改革收效甚微的原因在于进行了一场“本末倒置”的改革,如政府提倡供给侧提供优质高效清洁环保的能源,从国家财政上也大力支持,但弃水、弃光、弃风时有发生,分布式能源也因以热定电季节性强等原因经济性差步履艰难。
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审批、
监管制度的改革
我国目前的行政体制仍沿用计划经济思路,其特征是重审批、轻监管,将本该由市场决定的事情由政府决定,本该由政府监管的事情失去监管,在能源项目的审批制度和监管制度上尤为典型。
如一些大型能源项目已经开工建设甚至试车运行,审批程序几年还没有走完;一个小小的加气站审批和评审,批给谁、不批给谁、何时批都是有“讲究”的,其中不乏权力寻租,审批制度成了腐败之源。一个工艺流程简单、设备极少、生产过程清洁的分装设施,多达10多个部门管理,一次又一次审查评审(当然如消防安全等事项的审查是必须的),主管部门都将权力发挥的淋漓尽致,甚至超限,造成企业耗时耗力成本增大,有的项目甚至错过最佳建设时期,致使项目不能上了。
有些垄断经营的行业审批之后的监管几乎无人过问,如对百姓普遍反映的价格公正、服务质量等问题,监管和被监管者可谓“猫鼠一窝”。如居民电费和采暖费,过去煤价涨一次上调一次,现在煤价大幅下调,却不见电费和采暖费下调,电费成本现在也是企业的沉重负担;再如有特许经营权的行业收取初装费,谓之用于上游建设,但此费用是否合理?而收了初装费上游设施由谁投资,用户是否参与分红?用户配电设施的供货和安装只能由供电局负责,否则不给供电,有的企业已关门停产,但供电局仍照收不误巨额用电贴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