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河君的独特逻辑还体现在汉能的另类技术路线上。国内光伏企业中,单晶硅、多晶硅是主流技术路线,但作为后来者,李河君认为如果汉能要介入一个做鞋子的作坊都能转型去做的事,恐怕难有什么好结果。
花了两年的时间,李河君跑遍全球光伏技术领先的企业去考察,最后选定薄膜技术作为汉能的发展方向。我也曾经问过光伏行业其他企业的老板,在他们看来,薄膜技术虽然是很有前瞻性的技术方向,但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去催化技术成熟,毕竟晶硅的光伏转化效率当时远高于薄膜技术,因此商业价值是个大问题。也因此,国内走这个技术路线的光伏企业极少,国际上的企业也不多。
如何权衡另类技术路线的选择带来的风险?如何平衡短期收益与长期投资之间的失调?我把这个问题抛给过李河君,但在李看来,做实业犹如没有终点的马拉松赛,永远要有前瞻的眼光和储备,才能不被市场淘汰。
也就是几年间,全球光伏市场稳定复苏,中国光伏应用迅速发展,不仅给了全行业生机,也让李河君的光伏资产估值膨胀。而随着《第五次工业革命》带来的能源工业发展大思辨,汉能低位从美国人、德国人手里并购来的薄膜技术,已经不仅仅在实验室里领先全球了,在商业应用领域里的不断拓展,也吸引了更多产业资本进入薄膜技术领域。
从这个角度而言,李河君是判断和选择是非常成功的。当然,汉能所掌握的薄膜这个核心技术还需要更大范围的产生商业影响力。这或许是李河君要跨界造车的一个重要动机。
且先不谈此次汉能4款新能源车的制造水平和未来商业化制造的问题,单就李河君跨界造车的逻辑看,汉能已经是个赢家了。
其一,汉能的薄膜技术需要一个能够制造广泛商业影响力,同时拉近技术与市场之间的距离的抓手,造新能源车,再合适不过。李河君造新能源车的新闻远比在汉能国内外做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的传播广度要大多了。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