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首次提出了摩尔定律。他认为,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摩尔定律最终成为了硅谷企业的金科玉律。而在山西本土第一光伏组件制造商晋能科技总经理杨立友博士看来,摩尔定律不仅仅局限于信息科技产业,当前太阳能光伏产业也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保守预计到2020年,光伏发电度电成本有望降至每千瓦时0.55元。
随着光伏发电被提上国家战略层面,我国光伏产业呈现飞跃性发展态势。截至2015年12月,我国年新增光伏装机量全球占比32%,累计光伏装机量全球占比23%,位列第一位。与此同时,我国光伏电池技术和质量也位居世界前列。
据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介绍,目前,多晶硅生产成本下降到每公斤16美元以下,并能实现四氯化硅闭环工艺,彻底解决了四氯化硅的排放和污染环境的问题;单晶及多晶电池产业化产品转换效率分别达到19.5%和17.95%,利用各种先进技术和工艺小规模生产的先进电池产品转换效率已超过20%;光伏设备国产化率达到70%以上。
然而,在我国光伏市场需求强劲增长、光伏企业盈利明显回升的同时,弃光限电、补贴拖欠、高效产能稀缺、组件衰减严重、项目融资困难等一系列突出问题仍然制约着我国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作为山西国有煤炭企业改革转型的代表,晋能科技希望依靠技术的驱动与产品的高效利用推动整个行业技术的进步,并带动光伏度电成本的不断下降,最终实现平价上网的终极目标。”杨立友博士表示。
为了有效解决当前我国光伏产业面临的几大突出性挑战,晋能科技于近日正式发布了高效多晶组件、高效背钝化单晶组件与超高效异质结组件三大尖端技术产品。按照该公司最新公布的技术路线图,2017年晋能290W背钝化单晶组件产出比将突破70%;到2018年,295W高效产品产出比有望达到50%以上,300W高效组件产出比则有望实现30%,并持续领先业内技术水平。
杨立友博士还透露称,为了进一步降低光伏度电成本,公司还计划在追踪支架、逆变系统、智能控制与融资成本等多方面着手,以此构建高端光伏生态圈体系,从各个环节降低度电成本,提高项目投资收益,并进一步推动我国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