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全国新增分布式光伏97万千瓦。
尽管这一数据与地面电站617万千瓦的安装量仍有巨大的差距,但却反应出了一种较为理想的趋势,在浙江、江苏、广东等兼具高电价以及丰富屋顶的地区,正成为分布式的快速发展区域之一。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截至今年一季度,浙江的累计光伏装机量为217万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为143万千瓦,占比65%;一季度的新增规模为53万千瓦,分布式为22万千瓦。
除了浙江外,其他分布式装机规模较大的省市还包括江苏、广东、上海等。
综合来看,这些地区除了具有电价、屋顶这些因素外,地方政府的补贴以及支持等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尤其是在屋顶资源的发掘方面,或多或少的都有“嘉兴模式”的影子。
所谓嘉兴模式,其主要内容为:统一规划布局,按照“集中连片、多样多元”的原则确定空间布局,全面推进示范应用;统一屋顶资源,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协调作用,统一屋顶租赁和电价优惠及合同能源管理政策标准;统一项目服务,确保项目规范建设、加快建设;统一运营维护,成立专业运维公司负责园区内所有分布式光伏电站的电费结算、运营维护等后续服务工作。
分布式东进
数据显示,尽管整体的分布式发展依然落后于地面电站,但在一些东部大省,分布式已经居于主导地位。
以经济大省广东为例,在其整体的74万千瓦的累计装机中,地面电站的规模仅为9万千瓦;今年一季度其新增装机为10万千瓦,地面电站为2万千瓦。
类似的还有上海市,其累计装机为24万千瓦,分布式达到了22万千瓦。
从数据来看,其他分布式发展较快的地区还包括浙江、江苏等。
对于分布式而言,最具理想化的投资需要具备几个条件,一是要有大面积的屋顶,二是稳定的电力消纳,三是相对较高的电价。而这些地区分布式的快速发展,意味着这个理想化的模式正在逐渐的成形。
以广东为例,根据《广东省太阳能光伏发电发展规划(2014~2020年)》,该省有各类工(产)业园区近200个,集中连片屋顶资源丰富。经初步调查统计,全省可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建筑物屋顶面积约8000万平方米,其中珠三角地区约6000万平方米、粤东地区约800万平方米、粤西地区约500万平方米、粤北地区约700万平方米,据此估算全省可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约800万千瓦(即8000兆瓦)。
此外,全省每年大约新增建筑的屋顶面积超过2800万平方米,若其中的10%可安装光伏发电系统,每年新增建筑屋顶面积可建设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约30万千瓦(即300兆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