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动荡的行业容易出故事,喧哗并且忧伤的故事。先讲回到SunEdison当年还春风得意,融资吸金那是相当有门路。之前提到的YieldCo基本上属于股权融资,YiledCo养来就是为了卖身上市的,换来的钱再重价向SunEdison买Projects来涓涓地滋养母公司,最终实现对韭菜的大规模收割。但这里就有一个小小的隐患,万一股市熊了或者可再生能源行业逆风了,YieldCo的股价低迷不振,那再融资可如何是好。
比如SunEdison养的第二条国际犬TerraFormGlobal(NASDAQ:GLBL),基本一上市就是人生巅峰,IPO当天创出历史最高价之后就如瀑而下,命途好比愁深似海的中石油。因此YieldCo这种股权融资是看天吃饭的,如果股价表示不给力,再融资时就会显得有点割不动韭菜。
(TerraFormGlobal股价走势)
估计SunEdison自己也没想到第二条YieldCo如此万念俱灰的走势,韭菜越长越矬,真让人焦心。
所以,如果你以为SunEdison仅仅有了YieldCo就沾沾自喜了,那就未免太看不起SunEdison作死自己的花样难度系数。眼花缭乱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捏。除了YieldCo以外,SunEdison还搞出了被坊间叫做Warehouse(仓库,或者翻译成仓单融资,但区别于传统的仓单融资)的吸金大法。Warehouse融资1.0的具体的方法是,SunEdison作为发起人,联合一家叫做FirstReserve的公司成立一个JointVenture(合资企业)来为其在建项目提供融资,目的是最后把这些项目卖给YieldCo们。
那为啥这个JV叫做“仓库”呢?此隐喻的来源是因为这种JV确实很像一个仓库。首先,开“仓库”的各位出钱借钱的大咖过来谈一谈,借款利率啊融资条件啊都谈谈拢,然后咱列个单子,单子上列出一堆参数,以后只要某个工程项目满足这些参数设定的标准,那咱就甭废话了,直接拨钱。SunEdison研发的食材原料,往“仓库”里焯一焯,就烹熟成了可以产生固定现金流的大项目,最后高价倒卖给YieldCo。
当然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里的冤大头就是那俩YieldCo了,这才有了后来养狗为患反咬主人的狗血戏码,我们之后会提到。“仓库”融资这种金融创新是花街为可再生能源行业量体裁衣的新杀器,就是针对你新能源的项目极为耗资,建设周期长,项目又都比较类似。这样SunEdison就可以随时放项目入库而换资金出来,借钱如同隔壁借酱油,得意的人生赢到手软。
上图就是Warehouse1.0的基本大纲,有故事有梦想。根据SunEdison向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8-K来看,其中EquityInvestor(股权投资人)为FirstReserve,出资5亿刀,其享受PreferentialDistributions(优先分配,类似于优先股股东的固定股息受偿),有可能达到1.12亿美元的投资回报。而Creditor(债权投资者)那边由BankofAmerica(美国银行)牵线搭桥,联合OneWestBank为Warehouse提供CreditFacility(信用融通),包括5.5亿美元的Revolver(循环信用贷款,短期便利型贷款,简单点说就是银行给个信用额度,公司需要时就能借到)和4.5亿美元的TermLoans(定期贷款)。债券投资者享受FloatingInterestRate(浮动利率),以大名鼎鼎的LIBOR(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浮动计价。
“仓库”融资虽然来钱很爽,有酒必醉,但毕竟无论是资方还是借方都不是做慈善,大家借钱给你心照不宣都是为了来割韭菜的。我认为此招有两个阿基琉斯的脚跟:一来通过“仓库”借钱其实不便宜,仓库一期利率大约是6.25%,经计算2015年Q2其贷款利率可以高达8.14%,受LIBOR的影响明显。正因为如此,如果利率上升,哥们的日子自然就难过了。二来“仓库”融资能玩得转的隐性假设就是YieldCo最后能忍辱负重地买走新鲜出炉的项目,毕竟股权投资人的油水全寄希望于此。但是YieldCo也不是活雷锋好伐,也会用小手按按计算器算个IRR(InternalRateofReturn,假设项目净现值为零时的内部收益率)和NPV(项目净现值)的好伐,结果行业不景气股价又低迷,算来算去横竖都是个血亏,也会怒发冲冠而奋起反击母公司的,好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