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红以为,光伏农业标准的制定思维一定不是政府文件的出台思维。从老红懂事开始,无论什么事,总是在等中央文件,好像它无所不管、无所不能。但这已经成为历史了,特别是在全球新能源事业快速发展,中国光伏产业技术、政策、投融资诸要素日新月异的时代。光伏的未来谁也难以定义,光伏农业的标准有定义也只能定义一段时期。总之,面对今天的光伏产业,谁也别觉得能够找到永远正确的解释。
刚好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前几年,绿色和平组织发布的《能源革命2008》报告,因为远比国际能源署(IEA)或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等权威机构的能源情景乐观,于是被斥为天方夜谭。绿色和平组织说,中国可以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的超级大国。可那时,中国的风电装机大概是10GW,光伏装机只有300MW。仅仅六年后的2014年底,风电的数字接近100GW,是当年的十倍;光伏则达28GW,是当年的近百倍,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可再生能源超级大国。
在光伏产业,发展的结果总是超乎发展的预测,这一前提决定了光伏农业标准的制定,应当具有这样两个思维:
第一,光伏农业的标准应当来自相对成熟的发展结果。当今世界因为没有标准意义上的光伏农业,所以难言光伏农业标准。只有运行相对成熟的光伏农业案例,才有讨论光伏农业标准的基础,才有出台标准指导这一细分市场的意义。对于那些还在概念中的光伏农业细分市场,不但不具备出台标准的基础,甚至是否列入当前研究对象都是值得讨论的,而期望数个光伏农业细分市场标准制定的齐头并进更是水中捞月。什么是相对成熟的光伏农业案例?老红以为,应是金融资本已经关注了的案列。
第二,不要指望出台的光伏农业标准能够永远。相对成熟的光伏农业案例是受多种要素影响的,其中任何要素的变化都会带来案例投资模型的变化,并最终带来这一细分市场存在价值的变化。比如国家对分布式光伏的政策变化,一年前的此时,20MW以下的光伏农业大棚是可以享受分布式光伏待遇的,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政策悄然变化了,不再享受分布式光伏待遇了,于是一般意义上的光伏农业大棚的投资模型就改变了,其生存条件也就随之改变了,这种光伏农业案例也就失去了指导意义。
读中国历史你会发现,一个王朝制定的政策可以沿用王朝存续的三百年,甚至又被下一个王朝沿用。可在今天互联网的时代,不但不是三百年一变化而是三天一变化,这种变化又常常是人们想不到的第三种力量带来的变化。比如,当人们还在讨论如何用经济实力打败美元霸主地位的时候,网络支付也许不费吹灰之力就做到了。再比如,当煤炭能源人还在巨资探讨煤炭清洁化的时候,光伏能源也许就在可以看到的将来让煤炭清洁化的巨资变得一钱不值。
所以,光伏农业标准的制定,只能随发展而发展,目前能把一两个相对成熟的细分市场描述清楚就已难能可贵。光伏农业标准的制定,既不因有多少专家而一定正确,更不因是在全国政协礼堂开会就代表正确。当然,老红说的话更不代表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