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为1513万千瓦,全国累计装机达4318万千瓦,超越德国跃居全球太阳能光伏装机首位。在经历了2012年的艰辛,2013、2014连续两年的价格大战后,我国光伏行业终于在2015年强势回暖,如雨后春笋般散发勃勃生机。 尽管我国仍在为弃光限电、“双反”调查等问题而困扰,但在能源转型和大力推动清洁能源发展的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影响下,我国光伏产业前景引人瞩目。
亮点频出光伏产业展翅腾飞
截至2015年6月底,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3578万千瓦,不仅提前半年实现了“十二五”末装机3500万千瓦的目标,更为光伏产业的“十三五”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令人惊喜的是,从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大幕开启,到一系列配套文件的发布,2015年新电改顶层设计方案的出台为光伏产业发展注入强心剂。其对购电、发电的优先权进行了重新界定,明确提出要优先赋予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优先发电”、“优先调度”的权利,使一直以来因较高成本而处于市场竞争劣势地位的新能源拥有了具有保障性的 “计划电量”,开始享受曾经火电的专属“特权”———我国能源市场长久以来“固若金汤”的垄断性局面开始出现裂痕。
2015年,我国光伏新增规模完成了1500万千瓦的年度目标,占全球新增装机的四分之一以上,占我国光伏电池组件年产量的三分之一,为我国光伏制造业提供了有效的市场支撑。过去一年,我国累计光伏装机容量超过100万千瓦的省份达到13个,江苏、青海等4个省份新增装机超过100万千瓦。同时,分布式电站比重已达到14%,提升速度较快。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表示,2015年,多数光伏制造企业的赢利情况发生明显好转,且排名前十的组件企业平均毛利率均超过了15%。
隐忧尚存未来发展亟待破局
尽管未来发展阳光普照,太阳能生产市场与消费市场的错位、国家补贴难到位及土地使用税相对较高等问题依然困扰着光伏产业的发展。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统计数据,2015年,全国光伏发电累计392亿千瓦时,平均利用小时数1133小时。西北部分地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弃光现象,甘肃全年平均利用小时数1061小时,弃光率达31%;新疆自治区全年平均利用小时数1042小时,弃光率达26%。开发布局不合理、配套电网建设落后等问题,使我国光伏发电的消纳矛盾日益凸显。
作为我国光伏发电的主要地区,西北地区光照充足,然而本地消纳能力不足。此外,
由于跨区输电通道网络尚不完善,西北的新能源不仅“吃不完”,更是“送不出”!据调查,到目前为止,我国“三北”地区只有新疆拥有能够联通经济较为发达的中东部地区的大容量输电通道,其他地区则步伐较缓。
而破解“弃光”困局,不仅需要政府与企业通力合作,重新布局光伏电站建设,形成我国西、中、东部并举的新局面,并统筹配套电网建设,提升光伏发电并网条件,更需要相关部门尽快出台可再生能源的相关电力配额制,确保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市场消纳,为新能源的持续性发展提供制度性保障。
同样令光伏企业头疼的是,国家为鼓励光伏产业发展而曾许下的丰厚补贴似乎正在成为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