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海何以如此执著追求?
就在外界都以为产业革新机构胜出已成定局时,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在2月4日的财报发布会上,夏普社长高桥兴三表示,投入更多的资源用于考虑(鸿海方案),最终的选择会在2月末做出。
据报道,就具体方案来看,鸿海的出资总额达7000亿日元,超越产业革新机构一倍还多,绝大多数资金可以用于夏普主体的成长投资,并承诺保留液晶业务并维持现行管理层。
关于鸿海收购夏普的意图,有观点认为鸿海希望借此使得其在与苹果的谈判中获得更多的议价权,苹果为鸿海的最大客户,但作为苹果的代工商,鸿海仅分得2%-5%的利润。而夏普是苹果手机显示面板的重要供应商,两者合并将使鸿海在其中拥有更强的议价权。
另外,对于鸿海来说,最大客户苹果的相关订单占到其销售额的很大部分。鸿海需要摆脱这一过度依赖的状况,希望将拥有白色家电和光伏电池等广泛业务的夏普打造为其新的增长引擎。
目前,过度依赖苹果代工的状况带来的负面作用开始显现。富士康近日发布的1月份财报显示,该月综合收入为新台币3376.05亿元(约合100.8亿美元),环比减少17.59%,业内人士认为背后的原因是iPhone6s系列销量放缓。
“我认为鸿海意识到了其目前的商业模式早晚都会使其面临增长的瓶颈,而夏普所拥有的技术会帮助其拓展业务,加强其研制高端产品的能力。”大桥弘说。
不过,双方在裁员问题上存在分歧。据台湾媒体报道,夏普希望鸿海能够不裁员,而郭台铭此前对媒体表示,40岁以下的员工都会保留。
“夏普一直希望不要裁员,如果鸿海能够在这点上做出让步,那么胜算很大。”大桥弘说。
不过,大桥弘表示,鸿海最终要拿下夏普,还要过日本经济产业省这一关。
原标题:夏普深陷亏损 郭台铭何以执著寻求“联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