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新能源并网难实则是消纳难,而导致消纳难的直接因素有三:一是,随着国民经济进入增速换挡期,全国电力供需形势迎来了供应过剩的新局面,在需求侧,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创下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水平;二是,在国家简政放权和市场刺激的双重因素下,各类电源发展,无视电力消纳市场,呈现无序扩张局面;三是,由于政策一致性、连贯性缺失,电网发展滞后,新能源送出和跨省跨区消纳受限。
要解决靠供给侧改革
2015年中国改革内涵的最大变化,是加上了“供给侧”的前置定语,显然这意味着未来改革重点要放在供给端上。再加上这几年一直强调的“结构转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成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主题词。
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在2016年能源工作会议上指出,能源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就是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统筹优化增量、调整存量,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供给体系。
反映到新能源消纳难题上,进行供给侧改革的确是一条现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出路。具体而言,就是通过供给侧改革,可以为我们厘清解决新能源消纳难题的思路和时间表,比如哪些问题能够立即解决,哪些问题需要短时间解决,哪些问题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才能解决。这样一来,我们就能统筹规划,有的放矢。
和国民经济一样,解决新能源消纳难的首要目标就是“去产能”。正如努尔?白克力所说,我国能源发展的首要矛盾就是传统能源产能过剩,特别是电力过剩的苗头越来越明显。如不注重把握市场趋势和规律,片面追求产能扩张,今后电力过剩的局面将愈发严重。
客观的说,电力过剩的问题不仅是企业的问题,比如所有上马的火电项目都是国家发改委审批的,作为企业,不管是国企还是私企,拼命地增加电力投资都是一种争夺市场份额的行为。当下的电力市场,宏观调控往往缺乏统筹,市场的手又无法起到调节作用,最终就会出现经济过热时,电力投资不足;而经济低迷时,电力投资过剩。
因此,“去产能”的关键不是“去掉”多少产能,而是怎么“去”。这就要求负责制定政策和落实政策的各级政府部门,要有担当精神。当前正值编制国家“十三五”能源电力规划的关键时期,相关政策制定部门,要努力改变过去各类电源各自为政,只发布专项规划的做法,实现电力系统整体统一规划,统筹新能源与消纳市场,统筹新能源与其它电源,统筹电源与电网。
接下来,就是“补短板”。实话说,在新能源消纳问题上,需要补的短板有很多,但最重要的莫过于建立有利于新能源消纳市场化机制。
首先,要合理确定政府、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和用户等各方主体在新能源消纳中的责任和义务。政府主导规划制订、运行规则、电价核定;发电企业负责电力生产;电网公司负责电网建设、运行和调度管理;用户负责电力消费。按照以往,各类电源发电计划年初政府已经明确,电网调度争取多接纳新能源,只能在计划框架下局部优化,调整的空间很小。
其次,要制定合理的能源政策。与国外相比,我国促进新能源消纳的市场化机制已经严重滞后,仅局部地区开展了风火发电权交易、辅助服务交易等试点。由于缺乏常规电源提供辅助服务补偿机制,火电企业普遍没有为新能源调峰的积极性。
最后,要建立合理的价格机制。这些年新能源项目争先上马,核心问题就在于价格引导,要想扭转弃风弃光现象,就要设计合理的电力价格体系。这就要符合三点要求:一是不要造成电源大规模的集中建设,尤其是技术还不成熟的电源不能大规模集中上马;二是要使各方有合理的价格利益预期,但又不能获得暴利;三是要使价格体现出责权利,就是收益越高风险越高的原则。
此外,解决新能源消纳难题,还需要补的一块短板是外送通道建设。这一问题,已经纳入国家顶层设计。去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发展峰会的演讲中,已经提出倡议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
加快新能源外送通道的建设,实则是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的一部分,将从根本上转变过度依赖输煤的能源发展方式和就地平衡为主的电力发展方式,实现能源电力可持续发展,从而有效解决我国西部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和消纳难题,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据国家电网公司的最新数据,截至2015年11月,累计完成330千伏及以下新能源并网工程投资287.7亿元。累计投运330千伏及以下新能源送出线路26226公里,其中风电21112公里、太阳能发电2869公里。开工建设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四交四直”特高压工程(交流:淮南-南京-上海、锡盟-山东、蒙西-天津南、榆横-潍坊,直流:宁东-浙江、晋北-江苏、锡盟-泰州、上海庙-山东)和酒泉-湖南特高压直流工程。建成投运张家口“三站四线”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吉林通榆风电基地500千伏输电通道;建成宁夏330千伏邱渠变等新能源配套工程;青海海西太阳能发电基地750千伏输电通道串补工程获得核准。预计到2020年,国家电网并网可再生能源装机将达5.7亿千瓦,占总装机的35%;每年消纳清洁电量2.2万亿千瓦时。
综上所述,解决新能源消纳难题,要靠能源供给侧改革。而能源供给侧改革的路径有三:当下,立即停止燃煤电厂、高耗能企业自备电厂的审批、控制煤电开工规模、优化电力调度,避免火电投资对新能源的挤出效应;短时期内,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加快电网建设,保证新能源外送通道畅通;在相对长的时期内,逐步建立有利于新能源消纳的电力市场化机制,调动电力系统各主体的积极性,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信任就像一张纸,皱了,即使抚平,也回不到原来的样子。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不缺海量的信息,唯独缺少聚集众多精英智慧带给你的判断、意见和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