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的好日子正在来临,暖风频吹之下,2016年乃至十三五的前景都是一片光明——相信这是大多数业内人士的感受和观点。通常来说,没有人愿意听不好听的话,但对于理性的企业而言,我们也需要真切地看到“一片大好”背后可能存在的风险。
显然,伴随十三五及各种利好消息的到来,光伏产业将拉开新一轮惨烈的竞争。目前的一大态势是,伴随大企业的扩张、结盟、技术升级,光伏领域的“寡头时代”可能逐渐来临,产业集中度也将迅速提升。而一些过往在战略把握上出现重大失误的大型企业,还有在产业链上下游夹缝中求生存的中小企业,都随时有可能在刀刀见血的市场竞争中烟消云散。
理论上,如果按照行业前10名企业能满足60%产能来计算,基本上产业链上60%以上的企业倒闭后,产能还能满足行业的需求。
在上述背景下,即使你做不了跑的最快的那只羚羊,就要跑的比你身边的那个伙伴快,你才不会被狮子吃掉。这是人所共知的丛林法则。那么,2016年乃至未来五年,光伏产业中最有可能倒下的企业种类有哪些?华夏能源网为读者总结出8类企业,当然这是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第一种跨界创业但思维变不过来的微型企业
随着产业回暖,新进入光伏产业的其他资本也在明显增多。特别是在“创业创新”,以及“能源互联网”等相关政策、概念的激励助推下,光伏产业链上下游新近出现的创业公司也越来越多。
这些创业公司中,有的脱胎于光伏企业,也有的是彻底跨界,想在光伏这个对他们来说相对陌生的行业打出一片新天地。
这类企业(人)来说,最忌讳的应该是“投资经验主义”:不同时间、不同市场、不同行业,面对不同员工或消费者,若以当年的感觉投资、布局、生产、销售。指挥还是昨天的指挥,音乐还是相同的音乐,但可能随之“起舞者”寥寥可数。
一些没看清势头,也没迅速确立位置的企业,很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前有封堵,后有追兵,最终“化整为零”被活活“挤死”。
创业创新终归是好的,但所谓“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一件事开始很容易,顺利开展并有好的结局不容易。今时不同往日,要盲目跨界到市场已日趋成熟的光伏产业淘金,有可能“前脚踩油门,后脚踩刹车”,企业振荡,落英缤纷。新进者很可能对产业投资纵深化及企业竞争复杂化的估计不足。
第二种过于依赖某一区域市场的企业
如果过于依赖某一国家或区域市场,一但政策或市场有变,公司的生存就可能立即陷入生死存亡的境地。
第三种过于依赖一两个大客户讨生活的公司
大客户,这是一个聊起就能让做市场的人两眼放光的名词。但目前来看,光伏产业中的部分大客户(也包括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五大电力等等央企),具体到一些项目,也可能面临资金紧张、施工暂缓、计划变更等问题……部分光伏企业手里的这类订单,执行起来可能并不顺利。
还有一些企业,是由原来的大型公司的销售干将“单飞”后成立的新公司,他们往往也可能依托某一个固定的“大客户”或单一渠道存活下来,但由此种下的风险也非常大。在市场环境好的时候,“单飞”的公司有客户的基础,生存发展都不是问题;但是在市场形势不好的情况下,单飞公司往往管理薄弱、资金沉淀有限,抵抗风险的综合打法有限,往往会被市场淘汰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