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碳金融”工具就没有弊端吗?
孙兆东:碳金融是金融政策促进节能减排,其弊端在于“风险”,有政策调整风险,还有碳汇风险,以及如《巴黎协议》发生改变使得大家不再重视碳减排等。这些风险的存在,可能会使原来的做法颠覆,甚至戛然而止,又回到传统能源为王时代。但我希望碳金融以后不存在时,是全球清洁能源利用起码占三分之一以上的时候,尽管那时传统能源利用还会过半,但已能通过技改实现有效减排,变成低碳清洁的能源了。到那时,碳金融可能也就没有存在必要了。碳税也是如此。
碳金融和碳税,包括环境税都只是中国治理环境污染的手段之一,各行各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就是要学会使用这些手段,特别是碳金融,主动节能减排,共同打造低碳环境。大家都应该认为,使用清洁能源是一种光荣。
行业复苏或是碳税推出时机
笔者:中国政府已表示2017年将启动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但是碳税仍在酝酿过程中,您认为,什么时间适合推出碳税?
孙兆东:当能源价格上涨、经济企稳且快速恢复上涨时,能源需求增加,能源企业利润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税手段,促使其节能减排,或许更符合时机。
那么,怎么评价这个合适时机?要看经济增长。中国的战略转型如果到位,我认为企稳回升的可能性是有的。如果“一带一路”大面积铺开,每年可拉动中国GDP增长约两个百分点。同时我们还有很多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如改革、互联网、智能化等,如果这些真正发挥作用,可能至少有一个百分点以上的GDP拉动。
纵观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2016年提出的五大任务——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化解房地产库存、扩大有效供给、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这些均会在2016年会发挥作用,我认为2016年经济增长会企稳,后半年甚至可以复苏。
笔者:但是能源行业普遍预测2016年经营会更惨淡。
孙兆东:能源行业会有滞后,这是规律。但是能源行业还会有下一轮复苏。事实上,淘汰落后能源、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能源,这是必然,发展清洁能源是大势所趋。那么,下一轮复苏中谁先得利?是低成本、高利润的清洁能源,这也是能源结构转型的必然结果。
笔者:您预计能源行业什么时候复苏?
孙兆东:如果不存在结构调整的话,能源行业复苏滞后期会比较短,半年或者一年,就会伴随经济复苏而复苏。但现在由于能源结构调整,可能会需要一到两年时间,也就是在2017-2018年复苏。
总体看,能源整体价格的下跌,正是能源行业调整结构的契机。目前因为传统能源价格的下跌,部分应用领域产生了所谓的能源“逆替代”现象,其实就是逆常态,如果国家不采取措施,如碳金融、碳税,那么在本轮经济复苏过程中,就会不利于新兴能源发展。我们要遏制逆淘汰的出现,如果等下一轮经济复苏了,人们又大量使用低价格的煤,那么就要采用碳金融平衡,增加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成本,实现正向淘汰。
政府部门还需提高认识
笔者: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政府作用至关重要。如何提高地方政府部门积极性?
孙兆东:政府部门的决策就在于其看重的是短线、中线还是长线。就节能减排,我认为政府更多应着眼于中长期。巴黎气侯公约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近200个国家,各国认识水平是不一样的,但最终仍能达成共识。中国也是一样,中国的30多个省市一定要提高认识。
要知道,减排不仅是国家的事,地方政府对于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减少雾霾,责无旁贷。对中央政府而言,不能只考核地方政府的GDP,也要将节能减排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国家核定减排额不仅要有行业、企业的维度,也要有区域的维度。区域维度指的是地方政府,要进行多维度考核,甚至可以考核某地区内企业是不是用了“碳金融”或者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