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河君断定薄膜发电将会成为太阳能发展的主流。当时国内从事太阳能薄膜的企业少,且大多集中于上游多晶硅生产和下游元件的组装与运用,并且大多集中于产业链的下游,技术含量低,常常因为缺乏定价权或外部环境变化而受制于人。由此导致的直接后果是,经济局势一有风吹草动,中国企业就要承受放大数倍的压力。李河君绝不接受这种被动局面,所以汉能一开始就决定做“全产业链”,要做全、做强,首先就要对产业链的上中下游进行整合。
太阳能是以科技为导向的行业,光做中游是不行的,战略风险非常大,所以汉能选择做“全产业链”,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只有上游掌握高端设备制造,中游生产太阳能电池板,下游发电,才能整合产业链。
2011年以来,汉能投资数百亿元人民币,在全国成功布局了多个制造基地;同时,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成为港股上市公司“汉能薄膜发电”的实际控制人,进入上游装备制造领域。而产业链整合最核心的部分,是技术和知识产权。
“生存的奥秘在于技术永远领先!”李河君认为,汉能有自主研发能力,但还需要继续加强。正因如此,汉能除了商务团队,还有一个专门的技术团队。他们一直在全球范围寻找先进技术,一直在进行并购,李河君把这称为“全球技术整合”。只要是需要的技术,汉能就会买下来,即使技术一时不成熟,汉能也会继续做针对性研发。
全球最顶尖的三大薄膜太阳能公司——德国的索力比亚公司(Solibro)、美国的米亚索能公司(Mia Sole)以及全球太阳能公司(Global Solar Energy),都已被中国汉能集团并购。目前,汉能在全球有7个研发中心,其中4个在国外,有1500人在做研发。在美国硅谷和德国,汉能各有300人的研发团队。
汉能买了美国和德国的技术,可能会发现,美国技术存在的某些问题德国解决了,德国技术存在的某些问题美国解决了。这样,汉能在技术研发和应用上将会扫清不少障碍。
“移动式”太阳能设备
为了进一步扩大下游的技术应用,汉能在2015年先后与宜家、特斯拉、Formula-E、阿斯顿马丁、美丽家园等不同领域的企业跨界合作,将柔性薄膜发电技术应用于汽车、帐篷、背包、手机,甚至是衣服上。
为什么太阳能薄膜发电技术是“移动式”应用?因为李河君根本不看好地面光伏电站。
人们现在使用的火电、核电、石油等所有传统能源都是对太阳能的间接利用,效率非常低。比如,100W的太阳能传送到地球,通过传统能源间接取得的能量,人类只能利用其中的1%-2%,而且还必须通过燃烧才能取得,效率很低且带来大量污染。而现在,薄膜对太阳能的利用效率已经达到30%,没有污染,用之不竭,取之不尽。
可是,相比火电和水电来说,太阳能最大缺点是发电小时短,一年1000到1600多个小时,而水电平均4000多个小时,火电7000多个小时,经过高压输送电的成本非常昂贵,相当于一部火车10节车厢只有2节有货,其它8节没货。“薄膜发电最大的优势在于分布式、移动式发电,仅依赖于做地面电站的路子完全是错的。”
目前,李河君已开始紧锣密鼓开发太阳能全动力汽车。驱动一辆汽车走80-100公里其实只需要10度电,而汉能的光伏薄膜覆盖车身可以形成一个2-3KW的太阳能发电系统,那么如果将6平米高效砷化镓柔性薄膜电池集成于车身上,在日均4小时光照下,就可以驱动一辆一吨的汽车正常行驶80-100公里。在李河君心中,电动汽车颠覆传统燃料汽车终会到来,“那将是一个万亿产值的大变革。”
契合政策借势得势
真正的企业家应该敢于冒险,但是冒险跟赌博是两码事,企业家冒险在于他知道可能最坏的结果在哪里,同时可以承受,这就可以干。一个人如果连冒险精神都没有,就不可能成为企业家,什么都不敢去动、不敢承担那不行,所以,企业家精神第一条是为信念而干,敢于担当。而企业家的冒险创新又离不开政策支持。
新能源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和母公司的有力扶持,这恰恰是中国企业的一大优势。
汉能薄膜发电实际上就像一个孩童,如果父母不培养它,它很难长成。比如它卖设备,没有人买它的设备,因为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只有汉能知道是什么东西,母公司通过买入设备把它扶持起来。
2012年中国光伏产业陷入困局时,外界简单认为光伏产能过剩是由于一些地方政府“越位”、深度介入和过度“扶持”,造成了一哄而上。然而,如果没有政府扶持又会是怎样一种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