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目的是不再依赖补贴
笔者:有声音认为,可再生能源长期依赖补贴可能会适得其反,增加了财政负担,也不利于培育其市场竞争力,对此你如何评价?
孟宪淦:简单打个比方,家里面的小孩子在小的时候都得抚养,就是这么个道理。可再生能源相当于能源领域里的一个小孩子,必须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扶持,让它尽可能地快点长大。但补贴并不是长远之计,发展起来以后成本必须降下来。
《可再生能源法》的最终目的是让可再生能源不再依赖补贴,独立去走市场竞争化道路。现阶段可再生能源还在成长,需要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支持,但是在明年可能将会出现两个变化:一是从现行的高补贴向通过竞争方式降低补贴这个方向倾斜;二是从过去单纯追求扩大规模变成追求质量和效益。未来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一定要注意实际的贡献,而不是说单纯追求多大的装机规模,这个意义不大。
笔者:刚才你提到,最终的目的是希望可再生能源不再依赖补贴,这个目标预计什么时候可以实现?
孟宪淦:根据2014年发布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到2020年,风力发电将与煤电上网电价相当,不再给予补贴;光伏发电提出的目标是到2020年在用户侧与电网销售电价相当,分布式这类也不再享受补贴。这意味着到时候上述可再生能源电力在度电成本下降的前提下可以不再依赖补贴,可以通过市场竞争得到发展。
与传统能源相比,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成本较高,所以一定要想办法降低度电成本,这样才具有市场竞争力,即使脱离补贴也存在一定的生存空间。另外,要解决长期存在的弃风、弃光现象以及补贴拖欠的问题,使得可再生能源投资者有一个合理正当的利润回报。要落实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确保可再生能源电力能够顺利上网。同时要注重追求电站质量,尽可能多发电才能有更好的收益。
笔者:弃风、弃光的现象其实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你觉得问题的根源在哪里?该如何解决?
孟宪淦:弃风、弃光的根源在于可再生能源电力与电网建设的发展不同步,后者跟不上前者的发展步伐,电网对于风电、太阳能这种随机性、间歇性的不稳定电源没有做好接收准备。从电网角度来看要发展智能电网,以此来输送风电、光伏这种间歇性电力,所以说电网的建设要统筹兼顾,跟上可再生能源的节奏。
另外,要克服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这种间歇性电力的缺陷,发展储能技术、微电网等,也可以大力发展分布式电源,这种分布式电源以自发自用为主,能够减轻电网压力。总体而言,一方面电网建设要紧紧跟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步伐,而可再生能源也要提高电力的输出质量,发展储能技术、微电网等,实现多能互补。
原标题:可再生能源补贴的目的是最终不给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