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牌超过半年的港股上市公司汉能薄膜发电有了新动向:公司主席李河君近日在场外减持25亿股,涉及资金约4.5亿元人民币,其持股比例则从之前的80.75%下降到74.75%。
李河君突然场外减持,吸引市场各方高度关注,由此也引出一连串的疑问:沉寂半年多的时间里,李河君及其管理团队都在忙些什么?李河君为何在此时突然减持?公司目前资金面是否趋紧?这次接盘者又是谁,传说中的“白武士”是否出现?
带着这些问题,证券时报记者尝试采访了相关人士,并从近期公司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中探寻汉能薄膜发电的资本运作脉络。
汉能停牌 李河君忙于寻求资金支持
港交所权益披露数据显示,李河君在12月21日于场外减持25亿股汉能薄膜发电股份,每股均价仅0.22港元(约合0.18元人民币),较汉能薄膜发电停牌前股价3.91港元大幅折让超过94%!持股比例从80.75%下降到74.75%。
为能了解李河君选择在这个时刻减持股份背后的原因,记者拨打了公司高管之一的林一鸣的电话,但接通后一直无人接听。
随后,证券时报记者又联系到一位不愿具名接近公司的消息人士,她向记者透露,“汉能被港交所勒令停牌后,李河君主席大多时间在国内,而且经常到公司上班。在公司股份停牌期间,他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与机构投资者接洽,希望能够获得资金方面的支持。”
实际上,此前有关汉能资金链告急的消息早已充斥市场。
“公司资金链紧张的确是事实。”上述消息人士证实,早前汉能薄膜发电母公司汉能集团在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拖欠被开发商长实地产催收过百万港元租金的事情确有其事,但细节与外媒报道稍有出入。据悉,汉能集团在香港设有一个亚太区总部,位于中环中心77楼。不过,这起“拖欠房租”的纠纷被外界解读为汉能薄膜及其母公司汉能控股集团出现现金流紧张的一个明显信号。
有媒体早前报道称,汉能集团在四处寻找买家,李河君拟以捆绑式出售水电站资产及15%汉能薄膜股份,并已获得央企接洽收购。还有消息称,汉能出售的资产可能不限于旗下被称为“现金牛”的水电站资产。
“这半年来,李河君及其团队与潜在投资者接洽过多次,但到目前为止应该还没有确定的消息。”上述人士如是表示。
汉能停牌期间负面消息缠身
今年5月20日,港股刚开盘,汉能薄膜发电就在短时间内从7.35港元狂泻至紧急停盘前的3.91港元,跌幅高达46.8%。从10点15分到10点40分,汉能跌了3.09港元,持有336.2亿股的李河君身家缩水1039亿港元,约合人民由830亿元。如果从开盘的7.35元算起,李河君则损失了925亿。
之后公司又被港交所勒令停牌。
停牌后的汉能依然负面消息不断。本月初,汉能薄膜发电公告称,由于销售合同项下累计付款仍未达到全部设备总价款80%的先决条件,公司有关建议按每股5.38港元分别向宝塔石化配售3-30亿股新股,以及向内蒙古满世投资配售1.1-11亿股新股的协议已失效。
瑞典宜家(IKEA)在11月除,在其官方网站宣布,该集团在欧洲销售汉能薄膜发电生产的屋顶太阳能发电板合同已于上月底到期,明年初会推出新经营模式。据了解,汉能在欧洲宜家店出售屋顶太阳能装置,客户主要来自英国。外电引述宜家首席可持续发展官Steve Howard的话称,宜家与汉能合作是大规模的试验项目,但由于汉能正在接受监管机构的调查,因此宜家很自然会检讨双方合作关系
另外,近期高管人士变动,对陷入困境的汉能而言可谓雪上加霜。12月23日,汉能薄膜发电公布,原公司执行董事及财务总监李广民基于个人事业发展已辞任,公司同时委任黄松春接任上述职位,李广民确认与董事会并无意见分歧;另外,公司委任司海健、张波分别担任执行董事。
接盘者是谁?
被媒体称为李河君年底“大甩卖”的25亿股汉能薄膜发电股份,虽然股价折让幅度很大,但涉及金额将近约4.5亿元人民币,市场由此关注:谁会是最终的接盘者?
“如果真的像传言所说是央企接盘,公司应当会发布正式的公告,毕竟这也算是少有的利好消息,但目前看来不大像。”上述消息人士分析说,国企、央企接盘的话,那么它可能看中的是汉能的市场份额、独家技术、生产能力或是管理团队,“目前看来,除了汉能的技术外,其它几方面的可能性都不大。”
“李河君还是真心希望通过资本市场来做一些实业方面的事情。通常,企业都希望在这需要的时候能从资本市场上获得强有力的支持,但这次,资本市场显然和李河君和他的汉能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她透露,汉能所在行业最大的卖点是把别人搞不掂的技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能力,“但这恰恰是汉能最大的短板。也就是说,汉能虽然拥有目前在行业全世界范围内最牛的技术,但现在甚至在一段时间内,这些技术优势都无法转为大规模商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