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卖产品到投产品
不难发现,晶科能源仍然希望走“卖产品”“建工厂”的传统模式。但是,就像风向已变的英国,全球光伏市场不再是“躺着赚补贴”的2012年;而多数中国光伏企业也如晶科能源一样,已经走出艰难的时期,开始有重新投资的能力。但问题是,企业应该投什么、怎么投。
目前,诸多企业都像晶科能源一样,在海外产品项目的合作基础上,寻求与当地深度合作,开辟工厂。但众所周知,代工模式的前提是掌握核心技术,而多年来,中国光伏的技术发展路径始终是“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也就是说,中国光伏组件企业的优势是在于集成创新。尽管不会再技术上出现革命性的变化,但可以在现有技术路线的基础上,不断改良技术。所以一直以来,国内的技术进步并没有更多的体现在上游,比如硅基的提纯技术的突破等,而是在购买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完善现有技术路线。
而但凡使用代工技术的企业,多是以自身掌握足够的核心专利而取胜。比如美国的First Solar,其掌握的独家技术——碲化镉专利技术不仅能让太阳能发电量更大,并拥有更低廉的生产成本。相比之下,中国掌握类似产业化专利的企业仍然较少,能够率先研发出颠覆性技术的企业就更为凤毛鳞角。
这种“亦步亦趋、跟随超越”的产业特质,也决定了中国海外代工的优势或许不会非常明显。因为当前,FirstSolar等国际企业也仍然把代工模式作为其主要的生产模式,并同样锁定了南亚、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比如在印度,在2012年大停电事故发生后,当时全球十大光伏组件企业中仍然盈利的FirstSolar就表示,打算进军印度。在2013年,其产品已经占据了印度组件的主要市场,此后,诸多美国和欧洲的组件企业把印度当作代工厂和销售地。而国内企业多数在2014年甚至2015年才进入。
但其中的悖论在于,同样作为代工企业,国内企业没有独家专利且市场份额不足,在与欧美企业比拼时,只能依靠价格。而企业在海外建厂,不仅是为规避“双反”,另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希望追求潜在的盈利价值。
因此,对日趋成熟的国内光伏企业来说,在完成“重资产——轻资产”的蜕变后,可以暂时选择代工。但最终,在积累一定技术和资金后,企业的举措应该是需要绕开技术本身,成为战略投资者。
这种模式,或可以参照复星的投资平台模式,即不直接投资某一个实际的生产线、工厂项目,而是在投资地积极寻找拥有完整全产业链能力的企业,由其进行投资、生产和销售,也就是把“外来人投资异地项目”变成“本地人投资本地项目”。而晶科能源等走出亏损阴影,现金流较为充足的国内光伏企业,则可以依靠轻资产后积累的技术前瞻能力,和多年积累而成的资本实力、抑或企业融资方面的能力,成为更高层面的管理者,在国际投资机构尚未涉足、而生产企业处于代工阶段的时候,打造自身的全球化投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