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写朱共山不是一天了,毕竟他是老红最佩服,也是最成功的光伏企业家。为此,老红曾不无遗憾地告诉朱共山:没写他的原因是因为还没有找到他特别重大的战略性错误,说一些没特点的话老红又没兴趣。
图为朱共山
光伏产业是规模经济,战略上不容丝毫闪失这一条是应当贴在企业家们床头上的,也是老红考量大型光伏企业家的第一条。因为这个产业动辄几十亿,一个闪失企业就会有灭顶之灾。从老尚德过去的覆亡,到赛维至今的一蹶不振,再到还在等待明天中的英利,都能看到战略选择功败垂成的痕迹。
在中国前十大光伏加工企业中,战略正确、发展稳健的数字过半,战略正确、发展快速的数字则少之又少,保利协鑫一定是少之又少中最少的那一个。无论是2006年的成功转战光伏,还是快速成为全球最大硅料、电池片供应商实业手段的每击必中。无论是2009年蛇吞大象地收购江苏中能,还是2014年实现多项意图地收购超日太阳资本手段的长袖善舞。从过往的经历看,只要朱共山想要进入的细分市场,“大”的位置别人就无人能与争锋了,而且无论中外。如果一定要找到朱共山在光伏的败绩或者遗憾,老红以为恐怕只有因平台搭建失误,使得保利协鑫在光伏终端市场的争“大”之心难免成为“醒得早、起得晚”的经典。而这一晚就有两年了吧?也许恰恰是这两年,会让朱共山有了永远也实现不了的遗憾。
战略选择慎重且坚定不移,这类人一般来说是轻易不变的,或者说不好意思说要变的,这是老红对朱共山的一个判断。可事实并非如此,早几年朱共山信誓旦旦地说过不进入组件生产环节,2015年将超日太阳重组成协鑫集成后,已经事实实现组件产能4GW。这一变,既让光伏产业“全产业链”与“专业化”孰是孰非的争论更加复杂,也让老红看到了朱共山的另一面。
朱共山2006年进入光伏产业,5年间发展成为全球多晶硅和硅片行业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