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保利协鑫不断地“大”,让人们关注它会“大”到什么样子的时候,朱共山却又突然变阵,开始谈“小”了。
不久前,朱共山在《从制造到智造,光伏企业做精做专做优》一文中说:“把企业做‘小’主要是从体制机制方面的考虑,一定要把创新落到实处……未来的发展路子还是做专做优,一定要把有限的资源专注聚焦。”
对朱共山从“大”到“小”的哲学一时恐无人能够质疑,这既是因为朱共山过去总是对的,又是因为现在“小”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一大特征。比如去年开始,张瑞敏把海尔6万多名员工拆分成2000多家小公司,号称“创客团队”。在老红看来,对于保利协鑫,“大”是事实,更大是必然,“小”是手段,“小”是为了“大”的结果。但能否处理好“大”与“小”的辩证关系,实现“每个平台都成为各自领域的行业龙头,然后在市场竞争机制下形成平台间强强联动”,才是对朱共山“功力”的全新考验。
排在全球前十中的中国光伏加工企业,都是世界级的巨无霸,如果一定要在他们的未来发展中猜想伯仲,对于光伏产业这种将会更高速发展的规模经济,老红突然有了一个新的感知:当一些企业家还在拼资金的时候,一些企业家已经在拼哲学了。
图为国家能源局局长白克力在苏州协鑫能源中心视察工作。
过去两年,老红所以不断点评汉能而极少点评晶硅产品企业,甚至保利协鑫副总吕锦标专门邀请老红前往企业学习了两天,感触虽多却只字未动,只是因为老红的一个困惑:对于大型光伏加工企业的未来十年、二十年,晶硅路线企业看得再清楚不过,它能做的事情就是把资产规模从100亿变为10000亿,拼资金规模的商业模式却好像难有根本变化;薄膜路线企业则完全不同,会有太多今天你想不到的产品和商业模式涌现。作为行业研究人员,前者让老红找不到兴奋点,后者让老红充满了好奇。
现在可能不同了,朱共山“小”的哲学引起了老红的兴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