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完善企业的国际营销渠道建设,多元化市场组成
中国光伏产业最辉煌的时间是从2002年开始,平均每年以30%的速度不断增加,并且全球最大的十五家太阳能电池生产商中有十家中国企业,产量更是占了全球的二分之一。但近几年在欧盟和美国双反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品制造和加工国家,却因为过度依赖海外市场,国家营销渠道薄弱,外部需求萎缩,各企业间恶性竞价,行业龙头企业的破产,整个光伏行业都进入低迷期。抢占传统市场和开拓新兴市场将是光伏产业整体产能过剩情况下,全球光伏企业着重注意的事项。随着传统欧美市场份额的萎缩。
由于我国仍然有大部分地区处于无电区,如西部的农牧区,有一半以上的县镇有电但是存在严重缺电的情况,因而国内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尤其是那些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电网暂时还未扩展到的地区都可以重点开拓。在被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实行反倾销后,中国光伏市场不断在内地积极开拓,有数据表明,在2010年,我国光伏装机量为45万千瓦,2011年达到290万千瓦,2012年达到450万千瓦,与2010年相比涨幅达到550%,与2011年相比增加了将近55%。
(三)实行本土化与国际化战略布局,强化企业生存能力
随着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的日益紧缺,以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我国是能源需求大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有利于解决能源紧张的局面。但由于生产成本过高,在国内市场中的需求量缺乏。更重要的是受到各种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我国光伏产业出口十分困难。由于传统的石油煤炭等能源价格较高,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而我国的光伏发电虽然起步较晚,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但它具有很大的优势,成本低,绿色环保,环境污染小,而且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世界光伏发电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然而光伏产业的发展不仅要降低成本还要扩大市场,通过建立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光伏产业的发展,扩大规模,从而降低成本,让更多的人可以消费的起光伏产品。另外,还要通过市场竞争优胜略汰,让我国更加的光伏企业在国际市场中更加具有竞争力。我国己经在国家战略层面提出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力地推动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我国政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明确提出国家将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项目提供财政贴息支持或者税收优惠。这些都为新能源产业,特别是光伏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
光伏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带有一定程度环境污染。所以,既要提高技术水平,降低污染,更重要的是利用国际市场的资源环境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把生产环节转移出去。同时通过提高技术水平,降低成本,使国内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提升我国新能源产品的知名度,发挥品牌效应。我国主要应利用自身的资源和劳动力优势,积极加入到国际市场的竞争中来,发挥后发优势,积极赶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