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光伏产业国际营销的对策分析
后资本全球化条件下,欧美国家加强了贸易保护主义,在世界市场上,我国光伏产业正处在相当严峻的形势之中。如何促进我国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增强我国光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和核心科技的发展,更好的促进产业规范有序的发展。更深入的融入到全球化的发展中,扩大海外存在,真正融入国际市场。是我们要认真考虑的问题。而“活下去,走出去”是我国大量的光伏企业在这个产业的“严冬”所要面临的最大挑战。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攻关产业核心技术,进行产业资源整合,形成集团效应
光伏产业目前的生产原料和高纯多晶硅提纯技术主要集中在美、日、德等发达国家手中,而这些国家对中国设置较高的贸易壁垒,并且结成了限产和价格同盟,并对外进行技术封锁。其国内的光伏产业制造商大多与高纯多晶硅的供应商存在产业联盟关系,更多的是首先满足他们自身的需求,加上现在许多企业盲目的进入光伏产业,使得高纯多晶硅原料更为紧缺。这就决定了我们想依靠技术专业与国外企业合资的可能性很小。
高纯度多晶硅的稀缺和产品销售垄断,导致全球多晶硅材料价格居高不下。一旦国际市场高纯多晶硅原料的价格产生波动就会引起我国光伏市场的剧烈震荡。原材料受制于人,不仅成为制约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瓶颈,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行业的混乱。因此,发展我国自己的多品硅产业己经是刻不容缓的紧急事项。我国己经有部分企业意识到这点,开始发展高纯多晶硅的生产。然而只靠企业的力量还是远远不够的,国家要有政府牵头,实行产、学、研结合,打造我国的多晶硅提纯生产基地,来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多晶硅需求。
国内光伏产品同时也存在光伏转换率低,电池效率、封装水平同国外存在一定的差距,造成我国电池组件成本较高、效率低,市场竞争力低下的现象。要提高转换效率,降低生产成木。就要加大对组件封装材料和封装技术的研究,以提高封装材料的质量和组件的使用寿命。怎么样提高我们国家光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还是要增加科研投入力度,加强紧缺技术研发人员的培养和引进政府、科研机构、高校、企业都要积极参与和加大基础科学研究力度,由政府部门牵头加大技术攻关前沿项目的支持力度,设立科研基金,提高科研人员进行技术研究的动力。通过多种形式,不惜重金引进国际高水平人才,加强行业间科技人员的交流学习,重要的是派遣国内科技人员到国外深造,尽可能的学习和掌握国外的先进技术。
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率还能继续增加。另外,由于光伏企业不断改进管理方式,生产技术也不断提高,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光伏产品的生产成本必然也会降低。加快利技研发的步伐,降低光伏产品成本,光伏产价格品成本高是阻碍光伏市场发展主要原因。技术的不断发展将进一步降低太阳电池的生产制造成木,使其更具有竟争力,随着光伏组件的制造成本进一步降低,达到1.5美元/WP左右,到时候光伏发电成本将可以和目前的火力发电相竟争。随着光伏产品成本的不断下降和产品性能的不断提高,市场覆盖率也会越来越大。我们必须掌握市场脉搏,紧跟世界光伏产业发展形式,实行创新,着手研究新一代薄膜技术研究,在新一代太阳能电池研究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更为迫切的是,要使无序竟争变有序,形成光伏产业联盟。由于我国在国际市场中处于劣势地位,管理技术国际营销等各个方面都不是很强,因而促进光伏产业联盟的实现有利于增加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这就需要彼此之间的优势互补,互通有无,促进了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有利于技术难题的攻克,缩短了研究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周期。同时形成一定生产规模,对于抵抗国外产品的冲击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国最大的太阳能企业无锡尚德宣布破产重组,而另外两家光伏行业的龙头英利和保利则吸取教训,强强联合,两家企业各自发挥优势,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在各自产业链进行全面的合作,这一举措在光伏产业的低潮期打开了一条新的道路,光伏产业应当吸取各方的力量共同作用,形成光伏产业强大的产业联盟,企业间的相互合作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从而生产出性价比更高,更加具有竞争优势的光伏产品。同时在积极进攻海外市场的同时,也要看到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
下一页>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