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大家充满期待未来畅想当中会碰到的问题以及各位的成功经验,同时也给我们这个行业做出一些展望。
下面就新能源金融模式创新手段,这个在光伏领域老生常谈了,在座几位是金融创新,以及传统金融业务的专家。我们先从传统业务,比如进出口银行方面,作为国家政策也对光伏产业做了很大支持,请您谈一谈创新和跨界对传统银行带来什么样的挑战,又是怎样样展望和规划。
姜国栋:很高兴有机会来参加这么一个对话,有机会和大家做一个沟通,我来自中国进出口银行业务开发与创新部。我们银行作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政策性银行,在过去跟我们这个行业有过很多的合作。我知道光伏行业从它发展第一天开始就是面向国际市场提供产品,从国外引进先进设备和材料的行业,所以我们行先天就跟这个行业历史上有很多早期企业有合作。
之后在国家提倡建设生态文明的今天,为了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实际上最近一些年我们对国内光伏电站的建设也给予了力所能及的支持。在目前国家提倡一带一路战略,装备走出去,国际产能合作的今天,我们会加大力度,对这个行业走出去给予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支持。
说到融资这个问题,我想不光是咱们这个行业面临一个问题,说到金融体制的变革,这是一个特别高大上,特别大的题目,可能不是我所能给予很详细结实的。我只想从金融和产业合作的角度谈一谈我个人的看法。我想不管咱们光伏行业,新能源行业,还是金融行业,包括银行、保险、基金、金融租赁,甚至是P2P,所谓的互联网金融,包括更新的碳金融,碳交易,这都是经济整个生态环境当中的一个小的部分。
应该是一个公生共融,共同发展的关系,我是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产业跟金融的关系。说到融资的方式,如果创新的思路从短期来看无非是几个方面。
一个是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银行这边信贷的间接融资,现在更多是在发展的金融租赁或者说互联网金融、众筹,我个人判断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因为一个生态环境,比如森林环境,植物越多是越稳定的生态环境,会欣欣向荣。反过来一个森林只有一种植物,这种森林稳定性是最差的,所以这是一个共生共融的关系。对于企业来说有大型地面电站,会有分布式,不同的类型面临的金融解决方案肯定也会不一样,我们不应该拘泥于仅仅到间接融资,信贷这方面讨论融资问题。我觉得企业要从各种角度运用整个金融市场对企业的经营进行融资。
有企业说银行贷款期限太短,我觉得从间接融资来说,它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判断本身就不会待太长时间。咱们很多业内都说光伏电站是类金融的产品,那既然是这样,如果我们在整个产业链加强风险控制的情况下,可能银行贷一两年,就把这个卖给市场上的交易对手,比如说保险公司,他们现在到国外去,为了追求长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回报,去国外买很老的酒店,如果我们把国内光伏行业建设好的,保险是非常喜欢的,包括将来的养老基金,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会有很多机会的,但前提是要双方共同努力双向而行的。
另外我对这个行业中长期可持续发展,我个人认为,是建立在技术进步前提下的商业模式的创新。关键是要商业模式的创新,这里面就包括产业,不管是制造,还是电站建设,还是资本市场、金融行业,方方面面是要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我个人认为最值得关注的,这里面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将来这个行业的长远发展,面临着,一个是能量流,就是电流,一个是信息流,还有一个资金流,这三者如何结合起来,找出一个商业模式,就像我们看到的,最传统的行业,零售业加上互联网以后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我愿意用“革命性变化”这个词,不愿意用颠覆性的。我觉得革命性更正能量的词,它意味着有创新有改变,颠覆性不顾后果,甚至有点恐怖主义的味道,所以我希望有革命性的变化。
对于经济体系来说,金融业可能跟储能很像,大家知道很重要,但是改变非常难。另外能源的传输方式,不管无线传输,还是高效传输,这也是值得关注的地方。在这两个领域,如果有革命性变化出现,这可能就会有一个行业可持续大的发展。
作为一个跨界的观察有四个R判断行业的前景。一个是合适的时间,一个是合适的地点,一个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最后是我衷心的希望,这个地点一定会发生在中国,至于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是所有各个方面大家共同努力的一个结果。最后我是衷心希望,会出现在咱们在座企业家当中,谢谢大家。
刚才听了姜处声情并茂的阐述,他颠覆了我对银行人事固有的观感,我觉得银行人事更注重业务,业务结构是不是会有风险,而且现在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更加是具备条件性,但是姜处是从行业战略高度,对长期发展做出很好的,可以说他的理解吧,这是难能可贵的,谢谢。
讲到金融创新,一定要讲到融资租赁,因为融资租赁作为不可或缺的金融的推动手段,在其他领域的创新方面也作出了卓有贡献,下面请俞总讲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