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股昱晶实现优势互补
近日,这个闻名全球的“水产饲料大王”,入股台湾的第一大太阳能厂商昱晶能源,展现了通威在农业以外的影响力。7月20日,通威集团与台湾昱晶能源达成战略合作协议,集团将以现金增资方式投资入股昱晶能源,并由此成为昱晶能源第一大股东。这起光伏业的跨海增资举动,让满怀雄心的通威集团站到了风口。刘汉元相信,通过本次强强联合,通威与昱晶双方将优势互补、高效整合,充分发挥各自在原料采购、市场营销、技术研发、终端资源、品牌打造、国际拓展等方面的优势,携手并肩,强强联合。通威集团也将藉此全面强化和提升在新能源产业电池片环节的市场占有率、国际布局、产能规模和技术优势,从而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光伏企业。
作为位居我国前三、西南地区最大的多晶硅生产企业,集团旗下永祥多晶硅已形成1.5万吨多晶硅产能,具有强大的综合竞争优势,可帮助昱晶能源大幅降低多晶硅与硅片成本,加强电池产能的垂直整合;同时,通威太阳能现有电池产能2.3GW,结合昱晶能源现有的1.8GW电池产能,一跃成为全球第一。目前,昱晶(泰国)公司正在规划1GW的电池产能与450MW的组件产能,双方合作后的总产能将超过5GW。此外,通威正积极推动“渔光一体”发展模式,结合已拥有的超过15000家下沉到村镇的饲料销售网点以及上千万养殖用户,积极开发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
有了强劲的战略合作伙伴,展望未来,刘汉元谋划在5~10年内,通威集团将在终端建设总规模达10GW的光伏电站项目,并积极拓展全球业务,力争成为具有全球性综合竞争优势的光伏电站投资运营商,从而助力集团打造世界级太阳能光伏企业和世界级清洁能源公司。
多晶硅技改成效显现
上半年,永祥多晶硅技改圆满成功并提前达产达标,于2月份投入试生产,目前装置运行稳定,质量稳定,各项消耗指标稳步降低,并于4月份首次突破千吨大关,提前实现了达产达标。同时在管理方面,降本增效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尤其采用“永祥法”的与四氯化硅冷氢化结合的节能降耗技改项目顺利完成,生产运行成本大幅度降低,极大地提高了核心竞争力。
对于这次多晶硅技改,刘汉元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新的产业发展注定不会一帆风顺,面对行业的波折风险,全体永祥人迎难而上,敢于挑战,勇于创新,面对诸多不利局面,坚定地走出了具有通威特色的新能源发展之路,成功完成15000吨技改项目,产量规模、成本控制、质量等级均已进入我国行业前三,一举奠定了永祥的行业地位和发展基础。“成绩来之不易,未来任重道远,全体永祥人将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不骄不躁,保持永不知足的进取精神,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还需要通过行业对标管理,不断找出差距,消除差距,最终实现全面超越,争创行业一流水平。”刘汉元在技改完成后这样鼓励永祥员工。
他认为,当一个企业具备了强大的技术实力、管理实力,并且经营有道的时候,当这个企业所有的员工都不懈地追求事业和自身价值的时候,那么这个企业一定是长久立于不败之地的企业,这个企业的团队一定是战无不胜的团队。
严堵多晶硅加工贸易进口
最近围绕“暂停多晶硅加工贸易进口申请”(简称“58号文”)的存废,行业内一片波澜。刘汉元毫无意外的表示,希望严格执行“58号文”,限制多晶硅加工贸易的进口,弥补原有的政策漏洞,保护国内的多晶硅产业。他认为,通过国家多年的培育和发展,我国单个多晶硅企业的产能规模已达6.5万吨,已居全球最大,且超过1万吨以上的多晶硅企业已达7家,前7家企业总产能已达到15.4万吨,与国际一流的多晶硅企业处于同样的竞争水平。2014年,我国多晶硅产量达到历史峰值的13.2万吨,比上年增长61%,2015年上半年,我国多晶硅产量7.78万吨,同比增长21.6%。目前保守预计未来1-2年国内企业的新增产能将达到7万吨。预计2015年国内市场对太阳能级多晶硅的需求约为26万吨(以下游45GW计算),而国内产业的有效产能将达到23万吨。即使原来通过加工贸易方式进口的多晶硅全部由国内产品替代,仅国内产业的新增产能即足以弥补这一部分缺口。因此,停止多晶硅贸易加工进口不会对国内市场形成重大的市场供需影响。
在刘汉元看来,我国多晶硅企业是通过大量国家和社会资本的投入,付出巨大的代价,发挥我国多晶硅人的聪明才智,通过多年自主技术创新,获得技术突破,冲破美欧的技术封锁,创造出来的国际竞争力,这是中华实体工业的骄傲,来之不易。刘汉元特别强调,国家应站在确保我国光伏产业整体健康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来统筹和决策,尤其是面对当前我国多晶硅产业备受国外冲击的关键阶段,既要兼顾下游,更要兼顾好上游,若仅仅只站在产业链某一环节做出判断,都将不利于甚至损害行业的发展,从而重演我国光伏产业几十年来长期受制于人、受制于外的被动、尴尬局面。
根据目前政策,已审批的加工贸易合同最晚可执行至2015年8月31日,此后进口多晶硅将不能通过加工贸易进口方式规避反倾销税。应当尽快启动对韩国企业的期中复审,根据实际倾销幅度调整税率,并继续严格执行“58号文件”,堵住通过加工贸易进口规避贸易救济措施的漏洞,确保“双反”贸易救济措施执行的有效性和严肃性。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