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活动,或者由民间发起、或者由官方安排,透露这这么一个清晰的信息:汉能资本市场的波折,并没有影响官方对汉能发展的信心。此次总理和副总理分别亲临考察,为这种信心增添了最新的强有力的注脚。
阿卜杜拉二世参观汉能清洁能源展示中心,在汉能全太阳能汽车里与李河君交流
国家对汉能信心不变,在小新看来,主要出自如下原因:
一是对汉能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支持。
汉能危机后,英利也一度传出经营困境。业内不免有人对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动摇。而实际上,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清洁能源、解决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多次做过重要表述。此次领导同志公开支持困境中的汉能,也是帮助扫清了社会的模糊认识。
二是对汉能数年来,投入大量的资源,进行新一代太阳能技术研究的褒奖。
众所周知,汉能从事的薄膜产品研发和生产、移动光伏产品的研发,在我国都具有先导性质。可以说,汉能一个企业,独自独自承担了一个国家在重大技术装备领域内的产品的研发、迭代成本。
汉能薄膜发电产品
汉能的尴尬,某种程度上就是由于产品“还未投产、可能已经落后”的产品迭代造成的。而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如果一种新技术不切入,就永无国产化的希望;而一旦切入,就有迭代成本的存在。这种成本往往以数十亿元、甚至百亿元计算。值得高兴的是,在汉能之后,中国建材集团宣布斥资数百亿元投入薄膜太阳能生产——国家队,终于来了!
三是对汉能认真反思自身问题,全力突破困境的认可。
我们知道,近半年以来,汉能集团从各方面进行了诸多重大调整。汉能董事局主席李河君在日前的一次讲话中,对汉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反思。可以说,汉能努力的方向,是正确的,值得我们鼓励和支持。
在为汉能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汉能的危机并没有完全过去。国家的支持,并不能自动转化为公司大量的现金流。公司研发、生产、营销之间不衔接的现象仍然一定程度存在,公司构架、决策程序、企业文化中,也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甚至是根本性改变的地方。
这些问题,有的需要时间才能解决,有的则需要壮士断腕的大智慧才能解决。用传统的旧工业时期的企业管理方法,管理作为新生产力代表的新能源产业,早晚会捉襟见肘,这已经是大家公认的道理。
总理对汉能的希望,可谓十分殷切。社会各界对汉能的支持,可谓不改初衷。新能源行业对汉能的需要,可谓一以贯之。汉能是中国新能源发展的一面旗帜,愿她浴火重生,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