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盛,一直是中国光伏企业中敢于在商业模式创新上投入、敢于在产品与技术创新上投入、敢于在人才上投入的典型企业。到2030年,光伏行业将有每年至少4万亿的市场,如此庞大的发展空间,中盛坚定自己的差异化道路,势必会分得更大的市场蛋糕。
创业于行业发展初期的中盛,在光伏行业大起大落的浪潮中平稳发展,坚持走国际化和差异化发展战略,为客户提供更多增值,以创新引领市场,赢得光伏行业话语权。
差异化商业运营方法论,国际化和向下游走
作为中国最早的光伏品牌之一,中盛是最早一批“走出去”的中国光伏企业。2006年中盛在美国成立第一家海外公司,自此中盛的国际化道路越走越远。从江苏泰州,到美国旧金山,德国慕尼黑,到海外16个分公司;从最初的光伏制造,到专注下游EPC业务,再到分拆电站业务重组上市,中盛的每一次战略转型都围绕着差异化。
早在光伏产业起步阶段,全行业一哄而起投产能扩大规模,中盛没有跟风,而是看到光伏产业链下游、终端用户市场的发展方向。2008年中盛在慕尼黑成立德国中盛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专业做电站EPC(工程总包)的光伏公司,自此中盛全面布局下游差异化发展道路,并迅速扩展,从德国到欧洲境内,到北美,南美,亚太,中欧,包括“一带一路”沿线。2012年进一步往下游走,中盛全面进军电站开发领域,关注电站全生命周期,从产品到解决方案,全力为客户提供从产品制造、项目开发、EPC业务到运营维护的“交钥匙”工程,并采用“全球对全球”的国际化战略:海外接订单,海外采购,海外做工程,海外交付……
由于在光伏行业具备长期布局的基础,中盛始终坚持自己的差异化道路,以终端市场为导向,为客户创造增值,不为了差异化而差异化,更不为了宣传而哗众取宠,这份坚持与专注让中盛成为EDF、AES、DUKE等国际能源巨头唯一指定中国光伏品牌,作为欧美光伏“双反”谈判代表企业全程参与贸易争端解决方案的制定,成为第一家在澳大利亚获得售电牌照的中国光伏企业,被英国专业的光伏评级平台Rated Solar Installer认定为“优质光伏供应商”。
稳健运营,不冒险,耐得住寂寞的10年
中盛创始人兼董事长王兴华说,中盛10年来最显着的特征是稳健运营不冒险;不投机取巧,做对的事,不跟风;不受外界短期利益诱惑而改变战略目标;坚持埋头做强核心竞争力,培育发展后劲。
中盛发展的10年,正值光伏行业快速发展、行业洗牌的10年。耐得住寂寞,是中盛稳健运营的关键;做自己最专业的事情,是中盛往下游走成功的法宝;能够始终为终端用户着想,是中盛的核心价值观。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能够激流勇进,大手笔投渠道、投品牌,不受外界诱惑,这是中盛差异化道路保持稳健发展的一大关键。
即便是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双反”频频出现,中盛在这波浪潮中依然坚定自己的差异化和往下游走的路线。因为没有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将业务分为了制造和电站两大模块,因此能够保持稳健运营和每年2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欧盟“双反”中,中盛作为参与谈判的中国光伏企业之一,为商务部和机电商会的谈判提供技术及市场支持,为中国光伏企业在世界贸易中的市场地位做出了努力。在如何看待“双反”上,王兴华说道,“‘双反’对中国光伏不一定是一件坏事,本质上算是一轮新的投资,是对法律的投资,可以提高光伏准入的门槛,规范市场。对中盛而言,‘双反’从来不是坏事情,因为我们的业务分为两块,重心在下游,我们的整体毛利率反而会提高;行业越来越规范化和市场化,越能体现中盛的核心竞争力,这也坚定了中盛会一直坚持走差异化、往下游走以及精品战略。”
中盛,一直是中国光伏企业中敢于在商业模式创新上投入、敢于在产品与技术创新上投入、敢于在人才上投入的典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