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机规模增加,弃光弃风不断
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规划,2015年我国累计光伏装机量将达到35GW以上。更有机构预计我国到2020年光伏累计装机量有望达到100GW。在成本持续下降以及政策不断推动的背景下,国内光伏终端市场至少在未来2到3年内,仍将保持目前的高装机量。
然而讽刺的是,装机容量保持上涨的同时,白白浪费电力的“弃光”、“弃风”现象不仅未有停止,反而随之“水涨船高”。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至6月全国累计光伏发电量190亿千瓦时,弃光电量约18亿千瓦时,弃光率近10%。上半年弃风电量17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01亿千瓦时,平均弃风率15.2%,同比上升6.8个百分点。
之所以出现“弃风弃光”,首先开发布局不合理、配套电网建设不同步等是重要因素,这导致区光伏电站消纳矛盾突出。同时,地方政府追求“大干快上”也是造成电源和电网建设不协调的原因。而最主要的一点则在于,西部集中式电站的潜力空间已近饱和,新能源行业的整体趋势,正逐步转向更加符合能源发展潮流的分布式上。
值得一提的是,一直被认为是“弃风、弃光”祸首的并网难,随着我国在新能源可测、可控、可调技术领域取得系统性突破,已得到基本解决。国家电网在大规模接受新能源方面,具备比国外电网做得更好的技术能力”。问题实质出在接入电网后的消纳环节。
而这里就需要电源、负荷、电网“三管齐下”:电源侧要提高电源灵活性,增加抽水蓄能、燃气发电等灵活调节电源,充分发挥火电机组调节能力;负荷侧要实施需求侧管理,在充分利用已有消纳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本地消纳市场;电网侧要扩大新能源消纳范围,加快跨省跨区输电通道建设,打通制约新能源在更大范围内消纳的输送瓶颈。
令人忧虑的是,目前西部的光伏投资仍在不断加大。如果短时间内不能协调发展,实现就地消纳,新能源遭弃还将继续上演。
下游需求旺盛,上游生存困难
在能源需求迅速增长、环保减排压力巨大的背景下,国内新能源尤其是光伏行业的起势,已经不可逆转。但与下游电站建设的火热成对比的是,上游的硅料行业仍然没能从坑底爬出,生存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