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硅王”朱共山手中的一张王牌,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制造商保利协鑫能源(03800.HK)悄无声息地再次摆开了“左右手互换”的新牌局。
保利协鑫能源董事会主席朱共山希望通过此举能牢牢占据光伏上下游的“前后两端”,以确保在多晶硅、硅片等光伏材料业务继续保持无人撼动的全球霸主地位。
保利协鑫能源在9月7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已与公司实控人、第一大股东朱共山及其家族达成了最新意向,后者将购买保利协鑫能源旗下的全部非光伏电站资产。
如果这笔生意最终达成,保利协鑫能源将获得53亿港元(约合43.53亿元人民币)的现金。这笔资金将用于偿还债务,剥离后公司的净债务水平将大幅降低15%左右。
另据公告披露,保利协鑫能源还将出售对价的35%用于对股东进行一次性的特别分派;剩余部分用于还债后降低公司债务水平、提高流动性及信用质量,为日后光伏核心业务开发提供更具灵活性、更低的融资成本。
主业结构的调整一直都在推动保利协鑫能源的快速前行。多年前,多晶硅业务就是以反向收购的方式流进了上市公司平台。朱共山及时抓住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机遇,完成了保利协鑫在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的专业化布局,以产融协同的方式,巩固和发展多晶硅高新技术原料产业的全球领先地位。
管理层在当晚的电话会议中对业务调整解释称,非光伏发电为保利协鑫的非核心业务,与公司的核心光伏业务没有明显的战略协同效应。此牌局热闹开局,也证明了此前其抛出的出让硅片生产业务实则为一发烟幕弹。
以庞大的多晶硅及硅片业务,站到全球光伏业之巅的保利协鑫能源,此前有些“混杂”的业务布局开始逐渐清晰。
令投资者记忆犹新的是,去年11月30日,保利协鑫能源宣布出售高达80亿元的硅片资产消息。这一让市场不解和质疑的举动在20天后叫停。
业内人士对此评价,卖掉赢利能力较强的硅片资产无疑是个“昏招”,因为硅片和多晶硅业务之间关联度较高,放在上市公司体内实则更有利于做好光伏的上游产业链。亦有部分人士认为朱共山此举意在试探,“醉翁之意不在酒”。
此次公告逐渐让朱共山的真实意图大白天下。根据公告,保利协鑫能源拟向江苏协鑫能源出售非光伏发电业务,现金代价32亿元人民币。
此次计划售出的非光伏电站业务,在最近一年中实现2.43亿港元(约合2亿元人民币)的净利润。对比32亿元的交易对价,该部分资产的实际市盈率高达16.1倍。
《中国电子报》报道称,以同期在香港上市的华能国际(600011)、华润电力等以火电为主的中国发电企业,基于9月4日收盘价计算的实际市盈率平均值约7.7倍,考虑到各公司未来盈利增长性的差异,就市盈率而言,此次出售资产的交易溢价将更大。
交易完成后,保利协鑫能源公司业务将变得更加纯粹,只涉及光伏,其中包括产销多晶硅及硅片,以及通过控股的平台协鑫新能源(00451.HK),在中国及海外开发、拥有及经营的下游光伏电站。
市场人士表示非光伏发电业务易手后,很可能被朱共山注入一家新的上市平台。不过,
新闻记者无法联系上朱共山给予置评。
出售的全部非光伏电站主要包括在江苏、内蒙古等全国多地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17座热电联产电厂、2座垃圾焚烧发电厂、1座风电场,以及在建的1座360兆瓦热电联产电厂、1座36兆瓦垃圾焚烧发电厂及待开发的其他非光伏发电项目。
董事会称,尽管买方为公司关联人,但本次签署所有条款均以独立第三方估值报告以及历史财务和运营数据为基础达成。有分析师指出,按照净资产计算,计划出售资产的交易对价折合39亿港元左右,超过10%的溢价。
一直以来,保利协鑫能源布局光伏上下游的“两端战略”为业绩增长提供了强大保障。2015上半年业绩公告中显示,其上半年完成多晶硅产量3.68公吨,同比增长13.7%;硅片产量7102兆瓦,销量7061兆瓦,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7.5%及19.8%。多晶硅和硅片业务,产量水平均超过其设计产能极限,继续在同业中保持了较大的领先优势。
该交易主体涉及关联交易,在相关程序尚未批准落定之前仍存在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