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对利用戈壁荒滩等未利用土地建设光伏发电项目的,在土地规划、计划安排时予以适度倾斜”。《关于进一步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关政策的通知》也提出,“因地制宜利用废弃土地、荒山荒坡、农业大棚、滩涂、鱼塘、湖泊等建设就地消纳的分布式光伏电站”。
但地面光伏电站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这一问题:在实施过程中,国土部门和林业部门对土地性质认定的规范不同,相关数据库没有联网合并,导致某些项目用地在国土部门的规划中被划为“未利用地(盐碱地等)或是荒地”,而在林业部门的规划内则变成“规划林地或是宜林地”,造成往往实际上贫瘠荒芜的山地滩涂,因戴上“林地”的帽子而无法得到有效开发利用,一些早已获得核准和备案的项目迟迟无法施工。
为解决信息不对称、明晰光伏用地政策等内容,2015年以来,国家林业局组织中国林科院专家组成3个调研组,分赴浙江、陕西、云南三省调研光伏电站建设项目使用林地情况,实地调查了9个县的14个光伏项目,研究光伏电站建设对植被生长及生态的影响,突出资源保护,加强调查研究,特别是林业部门和光伏企业要正确处理好生态建设与发展清洁能源之间的关系,坚决杜绝损毁树木、破坏林地的行为。为研究制定光伏电站建设使用林地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光伏行业最新动态,请关注索比光伏网微信公众号:GF-solarbe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news@solarbe.com
我们站在郁郁葱葱的林地间,感受阳光穿透树叶的斑驳光影,或许很难想象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会与光伏电站产生联系。然而,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飞速发展,“林业+光伏”正逐渐从概念走向现实,为我们揭示了绿色能源与
光伏+林业林地光伏电站从今年开始,我国将全面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保护红线决不能触碰,但最近《财经调查》栏目接到群众举报,在湖北的部分乡村,一些基本农田被侵占,安装上了光伏板、建起了光伏电站。
光伏电站农光互补太阳能光伏3月18日,可再生能源开发商阿布扎比未来能源公司(Masdar)、迪拜水电局(DEWA)与印度最大的EPC Larsen&Toubro(L&T)共同到访正泰新能,就去年10月签约的迪拜1800MW光伏发电项目的合作细节展开详细讨论。
正泰新能光伏电站项目可再生能源随着光伏电站的大规模建设和投运,其运维过程中的“隐形挑战”也逐渐浮出水面。这些挑战不仅影响着电站的发电效率和稳定性,更直接关系到投资者的收益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那么,这些运维中的常见问题究竟是什么?又
光伏电站运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