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钟宝申:隆基股份2016年国内营收将不低于50%
2014年年报显示,隆基股份境外营业收入为24.79亿,占全部营业收入的67.36%。作为生产单晶硅片的公司,隆基股份的产品一直以海外市场为主。但随着单晶硅成本的下降以及国内终端组件市场的发展,隆基股份正在谋划拓展国内市场。今年以来,隆基股份先后与华为、特变电工、中民投、通威集团、英利等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打开了国内市场的推广之路。
笔者:到目前为止,隆基股份的营收大部分来自于境外。在做出进军下游高效能电池组件的战略布局后,隆基股份将如何考量国内市场?
钟宝申:随着中国应用端市场的发展,我们认为作为企业有责任让客户了解到对他更有利的产品,所以我们也开始进入国内终端产品的推介。从未来的产业布局上来看,我们会更加重视国内和国外之间销售的平衡,国内的增量会非常快,最后国内国外的业务会更加平衡,以前高度依赖海外市场的局面会改变。我们预计大概到明年在国内的销售占比就应该能够不低于50%。
笔者:隆基股份今年先后和华为、特变电工、通威集团、英利公司等达成战略合作,在单晶硅片、高效太阳能电池组件还有电站全产业链等方面进行合作布局,这些项目目前进展情况如何?
钟宝申:我们跟这些公司的合作都达实质性的推进。
比如特变电工,它非常认可单晶的价值,会购买我们的单晶电池组件;同时隆基是全球主要的高端多晶原料的使用者,特变电工产业链里面也生产多晶,所以我们今年也会购买特变的高端多晶硅料。
对通威的合作上,我们目前在合肥通威租赁下了一个工厂,把400兆瓦的电池线,我们进行技术升级改造为高效的太阳能电池线,到明年一季度整个产线的效率会提高20%以上。
我们刚刚跟英利也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英利原来有大概700MW单晶硅电池的产能,我们双方的合作主要集中在一这块,7月份这些产能会进入到满产状态。
接下来我们也会跟全球的同行进行广泛的合作,目标就是共同推进高效电池在全球的应用,推进高效电池的成本不断降低。
(随着单晶硅片成本的不断下降,单晶替代多晶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而单晶技术正是隆基股份的强项。)
第三节
钟宝申谈隆基股份并购:不排除继续的可能
在国内光伏产业复苏的背景下,光伏行业内兼并重组案例越来越多。2014年年底,隆基股份收购了浙江乐业光伏科技公司,今年年初又投资5亿元在西安设立组件平台公司,又在今年4月与通威太阳能签署10年期租赁协议,承租下其位于合肥的部分晶硅电池生产设施。
笔者:隆基股份去年收购了浙江的光伏公司,以后还会不会进行其他的投资?具体的投资方向是哪一方面?
钟宝申:目前来看,在我们已经确定的战略方向(高效太阳能组件)上,如果有好的机会和标的,不排除继续并购的可能性。当然这种并购有偶发性,需要找到好的标的,同时双方有意愿才能做成,要随着市场的发展去寻找。
投资方向主要还是集中在销售通道和先进技术这两个方面。借助已有的资源进行高性能电池组件的推广;另外,也会寻找合适的机会租赁或者并购研发中心。
笔者:2014年,隆基股份公布非公开股票发行方案,拟募资19.6亿,目前资金已经到位。在从单晶硅片向高效电池组件转型的过程中,会如何利用已有资金?
钟宝申:我们计划两步走:一步是整合社会上的资源,尽量用少量的资金来撬动更多的资源为高效电池市场服务,另一部分我们会在研发和产能不足的环节投入资金,确保资金都用在最有效的地方去。
总体来讲隆基会采取相对稳健的策略来进行整个的市场的扩张。不会把自己的杠杆放得很大,这也是我们在经营过程中的原则。
但在自建电站上,会采用融资的模式,高杠杆的模式。因为自建电站风险可控,没有波动性、周期性,放大杠杆以后也比较稳定,去年隆基股份总共有90兆瓦的自建电站,但是转让给了国开新能源51%的股份,隆基股份还有49%;今年自建电站的目标是150—200MW。
笔者手记
此次跟随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走访西安上市公司,来到隆基股份后,按惯例由公司的相关人士陪同参观。一路走过了研发中心、车间等地方,只觉陪同参观的一位戴眼镜男士气质儒雅,讲解细致明白,笑起来又亲切憨厚,默默地在内心给这家公司加了不少印象分。
后来开始采访时才发现,原来这位陪同参观的、看上去低调平和的人,竟是隆基股份董事长!不禁感慨,这真是一位“接地气儿”的董事长。近3个小时的交流后,笔者发现,钟宝申的温文儒雅,与他骨子里对技术和战略的高度专注同时并存。
而掌舵者的特质,又通过战略布局体现在公司的发展上。过去9年,隆基股份一直坚持单晶战略方向,并做到行业龙头。也正是因为有了9年的技术和经验累积,才让其面向未来的布局清晰且坚定。
在作出“五年内单晶完全替代多晶”的判断后,隆基股份开始向下游产业布局,并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先后与华为、特变电工、通威集团、英利等公司展开战略合作,进行高效太阳能组件和单晶硅的推广。在种种因素还不明朗的情况下,这是一场大胆的战略布局。隆基股份能否成为最后的赢家?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