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成立不到两年便实现纳斯达克挂牌上市,仅用一年半便完成由电池转型到组件生产,光伏电池连续四年全球领先,如今更是跻身全球组件前五强。恰逢成立十周年,晶澳执行总裁谢健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向记者道出了晶澳十年来稳健、准确、快速发展的缘由。
高利润不利于替代传统能源
中国能源报:您此前说过,从去年开始虽然行业转暖,但进入了微利时代,业内普遍认为今年光伏发电建设目标17.8吉瓦是重大利好,是否会给光伏企业带来更多的出货量和销售收入?微利是否还存在?
谢健:今年国家从宏观上给光伏行业树立了非常积极的目标,从产业来讲我们非常欢迎这样的目标,并且我相信能够完成。
从制造业的角度来讲,微利才是合理的。当下,微利已是主题,不会再有暴利,特别是新能源要逐步替代传统能源,如果我们还幻想着高额利润,那怎么能对传统能源进行补充或替代?所以,从制造业的利润角度来讲一定是微利。从企业的角度讲,现在整体市场容量在快速增长,从去年开始产业集中度也越来越高,总的金额和出货量仍会稳步增长。
中国能源报:晶澳2014年营收高达113亿元,同比大增57%,为行业第一;净利润提升至4.46亿元,实现全面扭亏转盈。晶澳依靠什么拿到了2014年这份亮丽的成绩单?
谢健:晶澳在2014年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依靠两个方面:一是在市场开拓方面增加开源,把市场做活,不仅局限于传统的欧洲市场,而且在中国、日本和全球市场都积极开发;二是加强内部管理,不断提升产品组件效率,控制成本。
坚持企业本质和专长
中国能源报:晶澳组件的出货量在2014年第四季同比上扬142%,而电池出货则有所下降,这一对比与晶澳从电池转型到组件的战略是一致的。当初是出于怎样的考量进行转型?
谢健:晶澳从过去组件产量几乎为零,到现在成为以组件为主导的公司,这是由于三年前整个公司战略发展改变,然后自然而然的结果。
谈到为什么转型,这也是产业变迁的结果。2011年初,我们对当时的市场进行了分析,意识到产业将来是要整合的,认为排名前十的组件企业在未来的市场份额会不断扩大,但电池自给率也会逐渐提高,势必会降低电池外购需求,给晶澳电池的销售造成巨大压力。基于此,晶澳很快调整了发展策略。另一方面,除了技术进步,组件制造最能体现中国工业制造的水平,几年前组件还全部都是人工制造,现在每个组件工厂都达到全自动化水平。自动化生产以后组件的制造就变成自然而然的环节,而不是截然分开的两个环节,这样晶澳便顺理成章地转型了。
今天看来,我们的转型很成功。
中国能源报:晶澳在这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如何做到稳健发展并有效地规避风险?现在整个行业在不断变化和洗牌,光伏组件市场上也出现了很多竞争者,晶澳是否感到了压力?
谢健:现在行业里有不少优秀企业都做到了稳健发展,但眼下也有一些相对比较困难的企业。能做到稳健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坚持企业本质和自身的专长,没去做太多的和主业无关的冒险和投机行为,这也是晶澳过去十年的发展主线。
压力是一直都有的,而且也是很正常的。市场竞争从十年前到现在,并没有哪一年会很轻松。但是,我们也很有信心。晶澳的技术要持续进步,每年都会有新的产品和突破,组件效率也要不断提升。从运营来讲,从市场开发和成本控制方面都要进步。做到以上这些,进步并不难。
中国能源报:当前随着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很多企业围绕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延伸。未来晶澳的产业会进行延伸吗?晶澳在下一个十年有什么打算?
谢健: 晶澳的发展和国家宏观政策及整个行业的发展相联,十年前提到光伏只会想到德国,十年后成了全球普遍性的产业,并且将对传统能源起到巨大补充和替代。
下一个十年,晶澳将继续跟随国家政策导向,一是继续加强国际化,响应中国装备和制造走出去的策略;二是基于在制造上取得的优势,进一步适当做一些延伸,投入一定的资源开发和建光伏电站,但一定会分清主次。我们的主业还是技术的进步,产品和制造的提升,同时会去平衡整个业务的发展。
对产业不要过度拔高和打压
中国能源报:您认为眼下光伏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您对于光伏产业有怎样的期待?
谢健:从中国光伏市场的角度讲,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整个国家的宏观支持和微观上的阻力还不能完全匹配。从微观角度来讲,比如金融机构对光伏产业的认识还需更客观冷静,不仅对光伏制造业,对光伏电站也应该一样,现在光伏电站开发建设虽然量大,但仍需要理性竞争。
我认为不管是政府也好,金融等方面也好,都需要对行业有客观的认识,希望把光伏作为正常的产业来看待,要看到其未来能对传统能源带来替代作用的潜力,有了这个远大愿景,对于短期的波动就不要太在意,既不要过度拔高,也不要打压。
技术的进步,成本的降低,再加上政府积极的支持,光伏产业就能够平稳和持续发展,这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