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国光伏行业已经走过多年的高速发展历程,但“
渔光互补”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其提出和发展却时日尚短。无论在鱼塘设计、光伏组件施工、水下养殖、发电并网等方面的成熟化运作,仍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进行探索。在当前,“渔光互补”的整体协同发展,需要考虑如何做到“光”与“渔”的协调发展,实现价值共赢。光伏发电方面的技术日趋成熟,但光伏组件下的水产养殖还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2014年开始,成本下降、政策推动、发展模式的另辟蹊径……我国光伏行业发展迎来“第二春”。而在成本下降与政策推动等行业利好之外,发展模式的创新,成为光伏发展的最大变量,具有可操作弹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光伏和渔业养殖的结合恰逢其时,作为一种全新的“农业+新能源”发展模式,“渔光互补”的发展现状如何?未来方向在哪里?带着这些疑问,《中国渔业报·第一水产》记者来到江苏省常熟市沙家浜镇的现代渔业产业园区,一探我国“渔光互补”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创新,往往只是捅破一层窗户纸
所谓“渔光互补”光伏电站,就是利用水产养殖集中地区丰富的池塘水面资源,来开发建设光伏发电项目,采用水上发电、水下养殖的模式,并同时具有发展休闲旅游业的潜力。
创新往往只是捅破一层窗户纸,但当窗户纸没被捅破前,所谓的困境不知难倒了多少人。光伏发电作为一种主要的清洁、绿色能源,是未来能源的重要选择之一,但光照面积与土地面积属于定值且成正比,不能多层利用。
而“渔光互补”模式光伏电站成功捅破了这层“窗户纸”,做到了空间多层利用,实现了多产业互补发展——
上世纪的沙家浜,因一部样板戏而闻名,而现在作为“渔光互补”试验田,沙家浜同样闻名于新能源行业。当年戏里故事背景,就设在常熟沙家浜镇里的芦苇荡一带。如今,戏外芦苇荡一带的鱼塘不再只有芦苇,同时布满了光伏组件。软侬吴语,莺歌燕鸣应是吴越之地的初夏主题,然记者来到沙家浜时却狂风鄹雨,天如铅板,葱茏的树木,阴沉的天气,仍掩盖不住多晶硅电池板的点点晶光从树叶间反射出来。
中利腾晖沙家浜光伏电站站长李昌明告诉记者,作为全国首批“渔光互补”项目,项目一期投产并网后,全国已有多个地区的业内人士前来参观交流,“渔光互补”模式已被多家企业学习。
记者跟随李昌明来到基地时,恰好雨过天晴,阳光充沛。他指着公路两旁的1500亩光伏鱼塘向记者介绍:“我负责的沙家浜光伏电站属于小型电站,装机量10MW,全年发电量可达1300万度。在发电上技术已日趋成熟,可以说,‘渔光互补’模式在我们江苏已成规模。”说起水面发电,李昌明声音洪亮,底气十足。
太阳能电池板在阳光下像鱼鳞一样错落有致,闪着粼粼银光。电池板下面是栽满水泥桩的鱼塘,因为刚刚下过雨,水质比较浑浊。记者继续追问:“‘渔光互补’的‘光’做到了,那‘渔’做得如何?”对此,李站长介绍说:“在现阶段,我们通过水下、水面分开运作,水下养殖一部分我们自己在操作,一部分承包给养殖企业和养殖户。只有水产养殖与发电均衡发展,才能发挥此模式的最大效果,所以我们目前正与江苏水产研究院积极合作。”
记者了解到,目前光伏企业租赁鱼塘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连鱼塘一起整租,另一种是分租水面上的空间,水下再低价租给养殖户。据了解,做“渔光互补”的企业里有55%采用的整租,45%采用的分租。
而实施“渔光互补”开发的企业是否具备养殖技术,是最终决定企业采用何种租赁方式的关键。
■有创新,就没有天花板
创新,就不应该设限,否则会压抑新事物的成长。新行业发展初期不适合过多的标准框架去约束,种种限制,可能会影响行业的发展速度。另一方面,找出并解决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进而弥补不足,是当下“渔光互补”最主要任务。目前,“渔光互补”模式在养殖技术的提升和政策审批流程的简化等方面亟待改进。
要制定出“渔光互补”的相关标准,就必须要求在鱼塘设计、光伏组件施工、水下养殖、发电并网都能做到成熟化运作。然而,当下只有光伏电站建设上可以做到科学规范化,其它三个环节都还在不断完善中。
负责现代渔业产业园区招商的周局长向《中国渔业报·第一水产》记者介绍:“在‘渔光互补’上,技术不设限,现在就是需要放开手脚去钻研创新,找到更好的法子来解决问题。我们要避免拿某套技术体系作为固定的标准,因为新行业不稳定,技术更新快,说不定第二天你那套技术就过时了。”
周局长继续谈道,目前大部分企业采用的“环养沟”鱼塘技术。 “环养沟”沿着鱼塘边沿分布,沟里水深1.5米,方便投苗和捕捞,但其它区域的水深只有半米,要想达到“高产”的目标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改进技术。
周局长表示,在经过对大批“渔光互补”企业进行调研后,他们认为通威集团在“渔光互补”技术上取得了令人眼前一亮的研究成果。而在采访过程中,恰逢通威“渔光互补”技术负责人谢伟也在江苏调研,记者立即与其取得了联系。
随后记者到达如东县的通威“渔光互补”基地时,谢伟正在对塘深进行测量。见到记者,他拿着尺子抬头问道:“你看我们的浅水区水深是多少?”记者现场看到,水迹已浸到1.5米刻度处,光浅水区就比传统渔光互补池高出1米。
在问及通威“渔光互补”技术的领先之处时,谢伟收回尺子对记者笑了笑:“‘渔光互补’是你们的叫法,而我们则称为‘
渔光一体’。我们能真正做到两碗水端平,既看重‘光’也不轻视‘渔’,是完美互补的有机整体。相比传统的‘渔光互补’池塘,我们的‘渔光一体’在安装面积、池塘建设、养殖设备等三方面均进行了改进。”
在安装面积上,传统“渔光互补”池塘光伏组件及矩阵占池塘面积大多达到了100%,即全池塘安装。这严重影响了水产养殖的投喂及捕捞工作,进而造成养殖品种单一,仅能养殖通过地笼捕捞的虾蟹类水产品。而通威打造的渔光一体池塘,要求光伏组件及矩阵占池塘面积以75%左右为宜。通过2014年通威渔光一体小组在其位于南京的水产科技基地进行的试验研究表明,池塘按75%安装模拟光伏组件后,池塘各项水质指标、水生水化指标最优,黄颡鱼产量最高,亩效益最大。
在池塘建设要求上,传统渔光互补池塘面积过大(100-200亩),水深较浅(大多水深仅50-100cm),不利于养殖管理。部分渔光互补基地采用四周建设环沟捕捞及投喂的方式,但环沟的宽度和深度达不到高产要求(过窄、过浅)。相较而言,通威渔光一体池塘要求池塘面积以50亩/口为宜,池塘底部建设成一定坡度,浅水区水位达到1.5米,深水区水位达到3.5米。深水区占池塘面积25%左右,不安装光伏组件,作为投喂、捕捞、智能设施运用,以及底排污建设区域。
在养殖设施设备的改进上,传统渔光互补池塘,养殖设施设备落后,很多基本并未配备投饵机、增氧机等设备,原因一是池塘本身条件有限,不便于安装,二是对养殖收益的重视程度不足,能产多少算多少。而通威致力于打造太阳能智能鱼池,不仅池塘养殖环境能满足鱼类生长的要求,在养殖设施上结合通威“365”技术,充分运用底排污、均衡增氧、智能养殖系统,达到水产养殖高产高效的目的。
“既然通威的‘渔光一体’如此先进,那么申报项目应该相对比较容易吧?”记者问道。
“首先得承认,国家的扶持政策很到位,在税收方面,有‘三减三免’,前三年免费,后三年减半。在补贴方面,现在上网电价是1.25块,0.25元是省里补贴,标杆电价是0.431元,一块钱减去标杆电价剩下的0.569元就是国家补贴,补贴额度很高。但项目申报起来却一点都不简单。”谢伟介绍,“现在审批流程操作起来在细节上非常复杂,因为‘渔光互补’项目会牵扯到土地利用问题。尽管政府也在简政放权,但很多部门对于具体的审批流程也没有清晰的标准。且每个项目都需要经过地方发改委、规划、水文、农业、国土、环评、消防、电力等15个以上的政府部门审批,缺少任何一项审批,都会导致无法开工和并网。同时,各部门对政策的理解、执行标准不尽相同,一个‘渔光互补’项目,从开始申请到最后获批,最起码要三个月以上。其实,有些环节完全可以简化。”
■“渔光一体” 乃双赢之道
中利腾晖光伏电站的蓬勃发展,只是一个示范和缩影。像中利腾晖这样昂首迈向“农业+新能源”的企业越来越多,若能在发展光伏的同时,又真正做到立足于农业,那么产值将会呈几何倍数增长。
“光伏和水产的结合,一定要摸索出一套适合不同地区、不同地点、不同形式的水产养殖模式。不仅要让农民看得懂、学得会,还要让他们了解光伏发电的社会效益和增加的农业价值。只有水产与光伏达到共赢,‘渔光互补’才会推广开来。”中利腾晖光伏项目负责人李站长说道。
中利腾晖沙家浜光伏电站现在装机容量为9.8MW,总上网电量为2.6亿度。 按我国火电1 kWh电能平均煤耗335克计算,9.8MW项目每年可节约标煤约3350多吨,每年可减轻排放二氧化碳约8700多吨,可减少排放大气污染气体硫氧化物约60吨,氮氧化物约20吨。
在光伏电站发电量取得好成绩的同时,“渔光互补”项目另一主体——渔业养殖情况如何?
李站长介绍:“中利腾晖的沙家浜基地分为A、B两区,分别位于国道两侧。B区已经放干了水,正准备进行池塘改底。A区已经开始蓄水投苗。”
在A区放鱼苗的养殖户告诉记者,他们都是附近的村民,经过培训成为渔光互补承包企业的员工。当地政府通过整合附近村民承包的小鱼塘集中养殖后,鱼塘产值得到了提高,个人收入也水涨船高。
李站长告诉记者:“‘渔光互补’条件下水产养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太阳能电池板遮档阳光,造成水温偏低,会对水产的正常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针对这个问题,在电站设计时,光伏组件前后间距比正常值加大了0.4米。受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指导,采取了鱼种混养方式,确保了养殖企业和当地村民的收益。”
同时,由于光伏鱼塘便宜的塘租,大量台湾养殖企业也抱团走进江苏。在中利腾晖基地旁边有许多新建板房,属台湾团队的驻扎地。记者走访了其中一个团队,当时该团队技术负责人曹哲奎正在温室大棚里孵化澳洲淡水龙虾苗,曹哲奎告诉记者:“之所以这么多台湾养殖企业到这来,是因为便宜的塘租和阳澄湖独有的水质。产业园把光伏鱼塘整租出去,是2000块一亩,光伏公司租上面的空间就承担了1500块,我们只需要500块就可以租到一亩鱼塘,很划算。其次,沙家浜属于阳澄湖水系,特别适合养虾蟹。而且虾蟹喜阴,所以光伏鱼塘的遮阴条件更适合我们的龙虾养殖。”
李站长还告诉记者,由于光伏鱼塘创造了一个新的水质环境而受到水产研究所青睐,成为他们水产研究的天然试验场。中利腾晖现在正与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联合开展鱼种养殖试验,成功试验出以沙塘鳢为主的“名、特、优”品种,养殖附加值成倍增加。
“现在将太阳能发电应用到水产设备动力提供上也成为一种新型需求,如增氧机、涌浪机、底排污设备的动力提供,从以前的能源输入型变成了能源输出型。”李站长告诉记者,“‘渔光一体’符合生物链关系和生物最佳生产原料能量系统要求,遵循产品生产规律并创新物质和能量转换技术,以达到智能补光、补水及调温的目的,而其产出的水产品将比现有方式生产的产品更安全、更营养、更多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