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击
位于成都的天威新能源控股公司,在2015年1月变更了经营范围,在原范围基础上增加了自有房屋租赁、自有设备租赁。公司办公室电话也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记者从成都市双流县委宣传部获悉,兵装集团已准备按照《公司法》程序,对天威新能源控股公司实施破产重整。
天威集团内部人士介绍说,2012年前后欧美的“双反”调查给公司造成了重创。
全球光伏的组件产能在50GW-60GW之间,仅中国产能就达到40GW,占比超过70%以上。产能很大,但是需求不足,国内光伏的安装量不超过10G,因而中国的太阳能光伏产品主要依赖欧美市场。以2011年为例,中国光伏产品出口中,超过六成出口到欧盟,产品价值约265亿美元。
天威集团也在这轮增长中获益。2011年,天威集团新能源板块销售收入实现52.82亿元,较上年大幅增长36.88%。2011年以前光伏产品的高利润吸引了大量新产能进入,供过于求的情况较为严重。
“前些年光伏产业产能一直比实际需求高出百分之四五十,这也是正常的,但是在2010年-2011年,特别是在中国东部,一些大厂、小厂产能扩张很快,很多人进入这个行业,激起了这一轮的建设潮。”南京大学张凤鸣教授说。
高额利润主要来自政府补贴。在欧美市场,政府对终端市场进行补贴,最初,政府补贴力度非常大,为光伏产品价格的一半。中国市场,政府补贴供给端,在生产、土地等方面进行补贴。不同的补贴方式会有不同的效果,前者导致消费需求上升,后者导致生产供应上升。
早期进入的企业获得了高额利润,随着产能不断扩张,光伏产品市场出现了恶性竞争。2012年前后,美国、欧盟先后对中国光伏产品实施反倾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