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目标不是要载人载货,而是要替代人造卫星”
对“阳光动力2号”环球飞行,人们也不是一片赞声,有人认为:“阳光动力2号”是太阳能和飞机并不完美的结合。
这部分人还用数据说话,如“阳光动力2号”翼展比波音747长,但两者的起飞重量前者仅2.3吨,后者则可达300吨,因此认为“阳光动力2号”体型虚胖,无法进行商业飞行;又如“阳光动力2号”最大速度仅140公里/小时,还不及汽车,属于“飞机中的拖拉机”……
对这些质疑和嘲讽,贝特朗·皮卡尔并不回避。他表示,从一开始,“阳光动力2号”就没想过要实现商业化运营。
“太阳能飞机如何商业化运营,那是航空公司和商用飞机制造商们的事情,‘阳光动力2号’的目标在‘更高’的地方。”贝特朗·皮卡尔用手指了指天空,吐出了几个单词,意思是:3万米以上。
贝特朗·皮卡尔说,未来,“阳光动力2号”的无人机改进型,或“阳光动力3号”无人太阳能飞机将在3万米以上的高度飞行,并尝试搭载无线信号接收器,模拟卫星的部分功能。
这么做极具商业价值。据了解,一颗卫星制造成本约在2亿-4亿美元之间,而一枚大力神4火箭的成本为2.5亿-3亿美元。目前,将1公斤物品送入太空的成本约为7000美元到1万美元。
而使用太阳能飞机来搭载通讯通信设备,可极大减少成本。具体多少,贝特朗·皮卡尔表示,实验还未进行因此没有准确数字,但估计应该会节省很多。
太阳能飞机的性能完全可以胜任3万米高空飞行,太阳能则可保持工作的连续性。贝特朗·皮卡尔称,对于安全性而言,地对空导弹的射程一般达不到3万米高空,即便是目前升空最高的战斗机米格25,其实战最大升限也只有2.8万米,不会对太阳能飞机造成威胁。
这就是门道,一旦实验成功,不仅仅是阳光动力团队,参与其中的企业也可赚得盆满钵满。
中国人要打造自己的太阳能飞机
对于赚钱的机会,中国企业也自然不会放过。
“阳光动力2号”还未在重庆落地,国内就传出了“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太阳能飞机”的消息。
3月26日,由上海奥科赛飞机有限公司牵头、同济大学航力学院参与研发的“墨子号”太阳能飞机通过方案评审,目前由航天系统从事空间电源研究的811所负责研制,主要是依靠10平方米左右的机翼面积,覆上光伏电池组件,每平方米面积可提供约100瓦功率。在6000米高空的巡航速度只有每小时60公里,相当于地面车速。
在重庆,最近也传出了本地民企要制造无人机的消息,虽然不是太阳能飞机,但也代表了通航产业发展的一个方向。
其实,随着近年来我国低空空域改革试点逐步在全国推开,通用航空产业拥有大把机会,只要确定好明确的目标,完全可能吸引国际知名通航企业前来合作,抢占国内通航产业发展先机。
现在“阳光动力2号”的创新经济学样本就摆在这里,国内的有识之士,你学还是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