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2015年的情况来看,这种趋势可能还将持续。
根据国家能源局此前下发的征求意见稿,2015年,包括河北、江苏、浙江等省份的光伏电站规划并网规模均在1000MW或以上,而在弃光限电严重的甘肃和陕西省,规模则有所下降,仅规划了500MW。
华创证券新能源研究员苏晨认为,2014年,解决了分布式光伏政策不合理以及地面电站路条整顿问题,分布式光伏的商业模式也逐步形成,将带来行业建设加速;2015年的分布式7GW目标中,荒地、鱼塘等其他形式占比超过50%,这类项目风险低,大部分地方政府还给予数额不等的补贴,项目收益甚至高于西部地面电站,企业投资欲望较强烈。总体来看,今年7GW的分布式规划目标合理。
由此来看,以分布式为主的中东部省份完成装机规划的问题不大。
区域因素重要性增加
从2014年的发展状况来看,随着项目备案权以及审批权的下放,区域因素在光伏电站投资中的重要性正在大幅提升,尤其是在决定项目的最终受益方面。
即使抛开地方补贴因素,全国都实行统一的电价补贴标准,但这可能只是决定项目最终收益率的因素之一。对于规模相对较小的分布式项目而言,其他两个因素对收益率的影响也不容小视:一是包括项目立项、建设、并网所有阶段的收费问题;二是项目并网后的电力消纳问题。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相关管理办法,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实行备案制,且其相关的备案管理办法由省政府制定,这意味着地方政府将对项目的收益率产生更大的影响。
其一,在整个光伏项目立项、并网等阶段,将涉及到多达数十个相关部门的审批意见,而这些审批是否需要收费以及其相应的标准,地方政府均有最终的决定权;其二,对于一些光伏电站而言,并网后的实际发电量与地方的消纳能力以及电网的运行等均息息相关。
而对于大型地面电站项目来讲,在限电的大背景下,电网条件较好地区的投资性价比,则无疑更高。
来自甘肃省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该省光电并网装机容量突破500万千瓦,居全国第1位。但与此同时,受消纳、输送能力限制,该省项目所遭遇的限电难题也最为突出。
对此,该省相关部门在工作报告中则表示,将尽快开工建设酒泉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及配套调峰火电项目和外送风光电项目,力争将陇东列为国家大型煤电外送基地,将陇东特高压直流外送工程列入国家“十三五”电力发展规划。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