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来讲,包括德国、日本、美国在内,其分布式光伏发展都很迅速,而国内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想要提高光伏产品质量,建立定期检测制度、定期公布数据,建立光伏电站编号及档案也是有效途径。”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国际能源研究所、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太阳能光伏产品分会、《能源经济》周刊1月31日联合主办的“中国新能源发展与政策圆桌会”第一次会议上,围绕着“分布式光伏发展模式和政策”这一主题,国家能源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相关部门管理者与企业代表、业内专家的讨论声此起彼伏,政策、市场、监管、投融资等成了会议的热点。与会者认为,分布式光伏的前景向好,在电力体制改革脚步加快的大背景下,分布式光伏将拥抱春天。
政策呵护
分布式光伏开启元年
记者了解到,为了进一步推动国内光伏应用市场的启动,2013年7月,国家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大力开拓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根据该文件精神,2014年年初,国家能源局提出“全年新增备案总规模1400万千瓦,其中分布式为800万千瓦”的光伏发展目标,将光伏市场的应用重点向分布式开始侧重。
“2014年是我国分布式光伏产业发展元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国际能源研究所所长王进认为,“尽管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和业界的努力下,国内的分布式光伏实现了顺利起步。”
但不可否认的是“并网申报手续繁琐、补贴资金下发滞后、融资渠道不畅”等一直困扰新产业的“老大难”问题同样也影响着分布式光伏的发展。
“填写申报材料需要一个月时间,并网接入报告则需两次专家评审,然后至少还有一次施工图评审。这还不包括施工建设,施工验收所用的时间。”深圳蓝波绿建集团总裁徐宁在会上直言不讳,“上报流程的繁琐非常影响分布式光伏的发展速度。”
在补贴资金方面,企业代表均认为,当前的补贴一刀切的政策存在弊端,应该根据不同的区域指定不同的补贴政策。“电费结算周期也太长,一般都超过6个月,导致了企业资金链发生困难。”徐宁的话获得了在场企业代表的认可。
“不仅如此,我国屋顶产权人和投资者并非同一主体,导致了在屋顶光伏电站在建设中非常容易出现扯皮问题。”中节能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利凯说,“当前运营过程中,用电方拖欠电费的情况也非常普遍。”
办法总比问题多。针对这些问题,包括国家能源局在内的多个相关部门集体想办法、出政策。同时,江苏、江西、浙江、山东、陕西等多个省份也积极开展分布式光伏的建设工作。包括“嘉兴模式”在内的多种形式涌现,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化解,分布式光伏建设逐渐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
“一个新兴产业发展初期肯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分布式光伏的发展在我国时间很短,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2014年我国分布式光伏建设还是取得了较大进步。”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说。
为进一步促进分布式光伏的发展,2015年1月26日,国家能源局下发的《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征求2015年光伏发电建设实施方案意见的函》首次将屋顶分布式单独列出,提出2015年全国屋顶分布式最低新增规模为3.15吉瓦,在分布式光伏总量中占比45%,并且明确“综合考虑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特点和各地区的建设条件,对各地区提出最低任务指标,但不设年度规模上限”。
“该政策取消了额度限制,分布式光伏的装机规模获得了提升,对分布式光伏而言是一个重大利好。”与会企业代表对记者说道。
多能互补
微电网或是破题之道
“我国光伏发展也有些年头了,但是目前的光伏发电能给整个国家贡献多少清洁能源?分布式光伏能让京津冀的雾霾减少多少?”追日电气集团董事长陈建国对分布式光伏作用的追问引起了在场人的思考。
据记者了解,由于我国的资源禀赋,包括煤炭在内的化石能源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作为主要能源的情况不会改变。
“分布式光伏发展应当考虑大背景。在当前调整能源结构的改革中,单纯依靠分布式发展光伏,就算把所有屋顶都利用起来贡献也是有限的,并不能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能源、环境问题。”梁志鹏表示,“当前的能源结构调整,应当是新能源和常规能源的高效利用并重,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让光伏发展与传统能源结构实现友好融合,这样分布式光伏才能得到进一步发展。”
该观点得到了江苏现代低碳技术研究院院长徐拥军的高度赞同。“发展分布式光伏应该从系统的角度看问题。当前的电网是一个稳定系统,而发展包括光伏在内的分布式能源必然会冲击电网的稳定性。电网部门对此排斥也是可以理解的。”徐拥军解释说,“在当前的现实情况下,只有发展对大电网友好的可再生能源微型电网系统,实现多能互补,才是分布式能源的出路。”
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家已经在积极推动新能源微型电网系统的示范建设,吐鲁番新能源城市微电网项目就是其中一例。该项目包括13.4兆瓦的光电建筑一体化工程以及智能微电网系统。项目采用“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电网调剂”的运营机制,即屋顶光伏发电优先满足楼内用户用电;用户用不完的电量接入电网;当光伏发电量不足时,从地区电网受电向微电网用户供电。储能装置和电动车充电站分别通过单独的变压器接入配电系统。电量用不完时,可暂时在储能装置中保存起来,使可再生能源的电源功率平稳输出。
“兴业太阳能也已经在珠海的东澳岛和万山岛建设了智能微电网系统。其中,东澳岛的微网系统是当时国内首个兆瓦级智能微电网。智能微电网系统未来将是企业发展的重点。”中国兴业太阳能技术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刘红维介绍说。
公开的资料显示,在即将出台的“十三五”能源规划中,新能源微网也已经成为重要组成部分,规划提出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基础较好,特别是光伏发电发展迅速、具备消纳条件的地区,建设新能源微电网工程,在西部偏远乡镇、东部离岸海岛及其它特定区域离网式新能源微电网示范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项目布局。
“随着新能源微电网示范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项目布局的实现,分布式光伏也必然迎来一个更大发展。”梁志鹏表示。
持续发展
分布式光伏寄望电改
电费回收普遍困难怎么办?补贴电费发放周期仍然过长如何处理?如何真正让并网难成为历史?分布式光伏遇到的这些问题,让与会者们感觉到电力市场改革才是最佳选择。
“客观地说,分布式光伏能够取得现在的规模本身就是电力改革的成果。”王进介绍说,“没有能源体制改革护航,分布式能源可能会举步维艰。”
据记者了解,随着改革意识逐渐深入人心,包括国家电网在内的电力企业都主动做出了改变。以国家电网为例,早在2012年10月国家电网就发布《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2013年2月,国家电网又发布了《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做出了提供优惠并网条件、加强配套电网建设、优化并网流程、简化并网手续、提高服务效率等承诺措施。
“应该说,在国家相关部门的积极推动下,电网企业在改革中能够率先发力,主动提出服务新能源,还是挺出人意料的。”徐拥军说道,“平心而论,电网企业还是从大局出发,做了很多努力,甚至做出了一定的‘牺牲’,这是值得肯定的。”
在王进看来,国家电网主动接入分布式能源的意义并不局限于此。
“按照当前《电力法》的规定,电网公司是唯一合法的售电主体,但是当前分布式光伏发电却实行了‘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就近消纳、电网调节’的运行模式,这就相当于绕开了电网公司,造成了事实上的电力体制改革的突破。”王进解释道,“分布式光伏成了电力体制改革的切入点,通过这个点,电力体制改革成功破冰。”
目前,电力体制改革逐渐成为了业内的共识。2014年6月,国家领导人更是提出推进能源革命的五大内涵,提出要推动能源体制革命,打通能源发展快车道。
改革在能源产业迅速开展,分布式光伏所面临的难题也看到了解决的曙光。
2015年1月1日,深圳启动了意义重大的输配电改革,公开的资料显示,在即将出台的新电改新方案中,也已经提出要建立独立的电力交易中心、售电侧放开实现“多家卖家”的局面。
“如果分布式电站的电量可以卖给第三方,分布式光伏就可以与电网售电形成竞争。”王进认为,“一旦实现,分布式光伏发电可凭低价胜出,获得稳定收益。彼时,随着电网改革的深入,并网难、收费难、融资难等问题将迎刃而解,分布式光伏的春天也必然会加速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