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信息 研究咨询 服务应用 展会会议 视频图片 期刊专栏 新媒体
关闭
关闭

李河君的光伏野心

发表于:2015-01-30 14:43:35     来源:中华网
 在太阳能薄膜光伏领域,李河君和他的汉能控股集团(下称“汉能”)几乎已经成为了这个新兴行业的代名词。

1994年,李河君创建汉能时,它还仅是一个以清洁能源为主业的产业投资公司。后来,李河君在水电站的投资上挖到了雄厚的资金。这也为其2009年高调进军薄膜领域奠定了基础。

在正式进军薄膜光伏领域后,李河君和他的汉能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建造了9大光伏基地。到2013年初,李河君便宣布,汉能的薄膜光伏总产能达到3GW。

在建造基地的同时,李河君通过并购,以最快的方式完成了技术积累。过去两年,汉能并购了德国的Solibro、美国的MiaSolé等拥有薄膜前沿技术的公司。

水电起家

事实上,汉能正是从水电站而发家的。1991年,李河君从自己的一位大学老师那里借了5万块钱开始下海创业。

然后,和中国那时候许多生意人一样,李河君“无所不做“,从铁路运输、开矿、炒地产,到卖玩具、卖矿泉水。到1994年底,他便积累了7、8千万元的资本。

在完成了原始积累后,李河君开始考虑下一步的发展。在一位老同学的建议下,李河君最终决定去收购水电站。

此后,李河君开始在全国寻找水电站资源。他收购的第一个水电站就在他的家乡河源——东江上一个初始装机量1500千瓦的小水电站,花费1000多万元。

上世纪90年代正逢中国小水电站大发展的时代。不到10年间,数万座的小水电站在中国各地的江河上建成,其中大部分是民营水电。无疑,李河君抓住了这个机遇。

在收购了第一个水电站之后,李河君还收购了几家水电站,装机容量从几万千瓦到几十万千瓦。但真正让李河君触动的是2002年在云南的一次考察。

这次考察过后,李河君决定押注金沙江水电站,一举与云南省签下了8座水电站中的6座,总装机规模达2,300多万千瓦,超过三峡水电站。

最终汉能拿到了金沙江上“一库八级”中资源最好的一座水电站,即总装机容量300万千瓦的金安桥水电站。

此后的8年,李河君几乎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金安桥水电站上,累计投资超过200亿元。2011年3月,金安桥水电站一期240万千瓦机组并网发电。

金安桥水电站成功并网发电,也就意味着汉能未来将拥有源源不断的资金。目前,集团水电项目权益总装机容量超过6吉瓦。

在汉能的介绍中,金安桥水电站每天的净现金流超过1000万元,“如果按现在很多水电站2万元/千瓦的装机容量来算,金安桥电站价值600亿元。”

正是有金安桥这棵“摇钱树”,才使得李河君在发展薄膜的道路上底气十足。

深耕薄膜

在完成了金安桥这个百万千瓦级水电站后,李河君开始思考汉能的下一个方向。

事实上,在一开始,李河君并不看好光伏。在2006年的时候,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成本大约是每度电3元钱。

在他看来,光伏发电的成本如此之高,不可能具有竞争力。此外,根据当时的一些预测,光伏度电成本从3元降到1元,大约需要30年;而从1元降到0.5元,则需要50年。

但现实情况后来让李河君改变了看法。从2006年到2009年,仅3年时间,光伏度电成本便由3元降到了1元。

在正式进入光伏领域之前,李河君还尝试着进入风能领域。截至目前,汉能手中还拥有风电总装机131兆瓦。

但风电行业不仅需要争夺风力资源好的基地,还着面临弃风限电的挑战,随时都有可能面临着亏损。

最终,李河君决定把精力放在了光伏上。但令人意外的是,李河君并没有进入技术、市场都更加成熟的晶硅技术上,而是选择了技术难度更高、资金需求更大的薄膜技术上。

2009年,这被认为是汉能的转型升级之年。当年,李河君抛出了一个庞大的发展计划,即用两年时间上马2GW薄膜产能,做到全球第一。

当时,全球唯一在光伏薄膜领域有所斩获的是美国第一太阳能(FirstSolar),其产能刚刚达到1GW,并且已经发展了10年。

此后,李河君但凡在公开场合,必定会大力推广薄膜技术。李河君的高调,也为他迎来了不少的争议。

不过,李河君并没有在乎这些质疑。汉能在随后的两年里,成功布局了9大光伏制造基地,每个基地的起始设计产能在250MW以上。

除了建造基地外,李河君还努力完善产业链,即从上游光伏电池和组件的生产线装备,到中游电池、组件生产,再到下游光伏产品应用。

2011年,李河君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成为在香港上市的硅基薄膜太阳能设备制造商铂阳太阳能(HK00566)的实际控制人,从而直入上游装备制造。今年10月,公司正式更名为“汉能薄膜发电”,对此汉能解释称,“汉能薄膜发电”能更好反映公司专注的薄膜技术,全面体现公司目前及未来的业务发展。截至到今年12月,汉能薄膜发电市值突破千亿港元,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光伏企业。

汉能今年已先后与宜家、特斯拉、Formula-E、阿斯顿马丁、美丽家园等不同领域的企业跨界合作,将柔性薄膜发电技术应用于汽车、帐篷、背包、手机,甚至是衣服上,让薄膜产品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在完善产业链的同时,李河君还通过不断的并购强化汉能的技术积累。在最近的两年里,汉能先后并购了四家国外公司。

这四家公司分别是德国的索利博尔公司(Solibro)、美国的米尔所勒公司(MiaSolé)以及全球太阳能源公司(GlobalSolarEnergy),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拥有薄膜领域最为热门的铜铟镓硒技术(CIGS),此外还有专注于高效砷化镓(GaAs)柔性薄膜发电技术的美国阿尔塔设备公司(AltaDevices),在过去两年,该公司蝉联全球历史最悠久的科技商业杂志MITTechnologyReview(麻省理工学院《科技创业》)“全球最具颠覆性创新公司”奖项。

下一步,李河君的目标是建立吉瓦级产能的铜铟镓硒国产化产线,而远期目标是到2020年打造2个世界500强企业。

对于这个目标,依旧是质疑不断。但在众多的质疑声中,李河君和他的汉能则一直在薄膜光伏领域深耕。
责任编辑:carol
特别声明:
索比光伏网所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光伏行业最新动态,请关注索比光伏网微信公众号:solarbe2005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news@solarbe.com

扫码关注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 news@solarbe.com 商务合作联系:010-68000822 media@solarbe.com 紧急或投诉:13811582057, 13811958157
版权所有 © 2005-2023 索比光伏网  京ICP备10028102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京ICP证120154号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开发区经海三路天通泰科技金融谷 C座 16层 邮编:1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