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1日,韩华Q CELLS宣布重组规划,旨在改善成本效益,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作为规划的一部分,韩华Q CELLS德国工厂(230兆瓦的电池产能与130兆瓦的组件产能)将于2015年3月1日停产,相应生产设备转移至更具成本竞争力的工厂。研究机构IHS分析师Stefan de Haan认为韩华Q CELLS此举主要源于疲软不振的欧洲光伏市场及公司缺乏规模效应。
记者:韩华Q CELLS已宣布计划将德国的生产设备转移至更具成本竞争力的工厂。您认为主要出于何种考量?
Stefan de Haan:德国乃至整个欧洲太阳能市场目前仍处于整合阶段。在可预见的未来内,德国与欧洲太阳能市场2011年与2012年所呈现繁荣景象无法重现。此外,韩华Q Cells的德国生产运营规模相对较小,没有一定的经济规模很难擦出“火花”。
不过,该企业与中国大型太阳能制造商存有直接竞争关系,因此推出重组规划的决定完全可以理解。对于太阳能组件总成本而言,职员工资是一个颇具影响力的因素。
记者:韩华Q Cells强调称,本次重组决定与韩华新能源、韩华Q Cells近期的合并事件并无关联。对此,您如何看待?
Stefan de Haan:我也认为没有直接关联。2012年收购Q Cells后,韩华集团依然视其为一家独立公司。起先,该战略行之有效。不过,全球太阳能市场的重心持续偏离欧洲,朝东南亚转移——这已是大势所趋。显而易见,韩华Q Cells深谙此道。
记者:没有任何生产运营基地,Q Cells却仍继续在德国开展研发活动。您认为意义何在?
Stefan de Haan:韩华Q Cells德国研发机构究竟能够保留多久仍有待观望。我个人的猜测是,相比于该企业其它地区的研发机构与竞争对手,韩华Q Cells德国研发机构在技术研发上将取得更快的进步与成功。一旦取得成功,韩华集团必定“守住”这一“阵地”。我认为韩华集团会先观望两三年,再做决定。
记者:在德国市场,本次决定对Q Cells会产生何种影响?
Stefan de Haan:我认为影响不大。Q Cells是一个优质品牌,但产品并非针对那些“德国制造”影响深远的利基市场。在德国,许多亚洲生产商也被视为优质企业。凭借其德国根基与德国研发机构,Q Cells保住德国市场的声誉并非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