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技术投资,从当前的趋势看,未来光伏市场最大的竞争在于产品,转换效率高、成本低的产品将受到青睐。而从2012年开始,市场整合导致光伏产品价格下降,到今天,投资1峰瓦(1千瓦每平方米的日照强度下电池所能产生的最大功率)发电设备的成本不及10元。因此,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将是行业未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未来五年很有前景的另一个领域就是光伏资产的运营维护。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趋势来看,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已经超过制造业,服务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光伏在过去几年中装机容量迅速提高,这就意味着,未来5~10年中,会有至少2000万千瓦的光伏发电设备需要进行技术维护。光伏维护和光伏生产不同,因为光伏生产是重资产而运维更偏向轻资产。它需要的是一批技术素养较高的员工、通过某种智能技术模式,来完成对光伏设备的维护和升级。而运维企业只需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而不需投入过多的前期成本。
企业扩张面临两个方向
把太阳能面板企业产能扩张速度极快的“十一五”看作是光伏企业黄金期并不为过,当时已经至少有10家太阳能企业在海外成功上市。但到了“十二五”时期,因为产能过剩和贸易摩擦等问题,多数光伏企业陷入亏损,不得不进行产业整合。在“十三五”期间,企业调整升级
仍将继续,并呈现两个方向:纵向做大和横向做强。
所谓横向做大,就是一家企业向光伏的全产业链延伸。以前,企业多半都是在产业链某一个环节做的很好,在整个行业急剧滑坡的背景下,继续单纯从事某一个环节的业务,可能会面临更大的风险,所以,企业的发展战略变化趋势将是“不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其实,国内一些在前几轮市场淘汰中幸存的企业,已经开始了类似的动作。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保利协鑫,2014年9月,有媒体报道称,国内最大光伏企业协鑫集团正在考虑生产光伏组件,而此前,这家擅长多晶硅和硅片制造的已经拥有专注电站业务的协鑫新能源。如果消息准确,保利协鑫就形成了一个贯穿行业上中下游的闭环。
而这类闭环,或将在“十三五”期间大量增加,这源于光伏行业的性质。众所周知,光伏产业重资产行业,其特点不同于互联网等轻资产行业,产业链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丝丝相扣,如果未能实现全产业链覆盖,就意味着在每一个环节上,企业都要沟通,交易成本很高。而未来的大趋势是“实现光伏发电与电网销售电价相当”,因此,降低成本的需求会促进更多有实力的企业纵向做大。
另一种扩张的趋势是横向合并,也就是在光伏产业的某个环节上扩大规模。这种情况其实就是“十二五”时期光伏产能过剩的情况出现后,一直在进行的行业兼并重组。这种状况或将在“十三五”时期继续下去,直到出现对上下游更有议价能力的企业出现。但到“十三五”末,究竟是纵向做大领先,还是横向做强占优,仍然取决于国内外市场和政策的变化。